瑞士亞諾表ARNOLD & SON于今年的W&W線上表展,首度推出直徑高達12mm的3D立體碩大月相腕表Luna Magna,除了展現驚人制表實力之外,其罕見亮眼的碩大球體月相外型,也在市場上眾多月相表款中展露頭角。結合兩種不同珍稀材質構成3D球體月相,其制作過程相當費時不易,一起欣賞這精彩迷人的制作過程。
珍稀材質
為了完整呈現月相盈虧,在取材上選用了兩種不同的珍稀礦石,來呈現新月與滿月的樣貌。新月選用可以營造出繁星點點的藍色砂金石,呈現滿月時,則采用了亞德里亞海的白灰漸層大理石,其特殊白灰相間的紋理色澤,恰恰可以呈現出真實月球陰影之處,讓整體月球更為寫實動人。
亞諾Luna Magna 3D立體碩大月相腕表直徑高達12毫米的球體月相,是由藍色砂金石及亞德里亞海的白色大理石所設計而成。
Arnold & Son Luna Magna 碩大3D立體月相腕表
18K 5N玫瑰紅金表殼,表徑44毫米,白色瓷漆面盤,12毫米立體月球由白色大理石半球結合砂金石半球構成,時、分、立體天文月相顯示(每122年需校正一次)、表背月相顯示,A&S1021手上鏈自制機芯,動力儲備90小時,藍寶石水晶玻璃鏡面及底蓋,藍色短吻鱷魚皮表帶,限量28只。
取芯和切片
珍稀礦石確定后,第一步驟是先取芯。為了更貼近真實的月相樣貌,一整塊的原礦中,僅有少部分的紋理色澤為最佳取材。在取芯過程中,必須精準計算取芯機械的壓力數值,稍有偏差便會產生裂痕則必須重來,而在切片調整大小的過程中,更是不能產生氣孔,每一個精密的細節,都會影響到走時的精準。
在取芯過程中,必須精準計算取芯機械的壓力數值,稍有偏差便會產生裂痕則必須重來。
軸心制作與鉆孔
為了讓月球能夠隨著月相而轉動,必須安裝軸心,剛切片好的原礦上要先鉆出軸心孔的位置,看似簡單的步驟但在技術上卻有很大的挑戰,無論是藍色砂金石抑或是白色大理石,因其材質的特殊性,在鉆孔的過程中需不斷調整機器的參數值,在高溫及壓力之下,如何能夠讓礦石不要產生過多的碎屑影響外觀及走時,是一大挑戰,每一個調整都耗費將近2.5小時,毀損率將近20%。
剛切片好的原礦上要先鉆出軸心孔的位置,看似簡單的步驟但在技術上卻有很大的挑戰。
高難度球體打磨
鉆孔任務完成后,接著就是最高難度的球型月相打磨,這接近完美180度半圓外觀,來自非常精密的打磨技術,每一個細微的調整都需將近三個小時,而在打磨的過程中,一旦發現了氣孔便得放棄,全部需從取芯的步驟開始再重來。這些氣孔從一開始的制作過程中是不會被發現的。此步驟的毀損率就高達將近50%。
最高難度的球型月相打磨,這接近完美180度半圓外觀,來自非常精密的打磨技術,每一個細微的調整都需將近三個小時。
球體月相拋光
已成形的球體月相表面還要經過打磨拋光,才能將月球閃爍動人的景致栩栩如生呈現出來,而如何能夠在打磨過程中又不會影響到月相球體的形狀,則需仰賴制大表師多年的經驗和力道的拿捏,經過無數次的修飾打磨,多一分力道或角度稍有偏差,都會影響作品制作什至前功盡棄。
已成形的球體月相表面還要經過打磨拋光,才能將月球閃爍動人的景致栩栩如生呈現出來,需仰賴制大表師多年的經驗和力道的拿捏。
最終組裝及檢驗
最后步驟,需將藍色砂金石及亞德里亞海珍稀大理石制成的半圓形球體結合在一起,需先將軸心放入,且必須確保中間毫無空隙緊密的結合在一起,才不會造成走時的誤差,使用特殊的黏著劑,并放入烤箱中固化約4~5小時,再通過最終的審核及檢驗,便大功告成。
最后步驟,需將藍色砂金石及亞德里亞海珍稀大理石制成的半圓形球體結合在一起,必須確保中間毫無空隙緊密的結合在一起,才不會造成走時的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