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剛剛接觸鐘表的朋友都非常熱衷談論一個話題:打磨。這是鐘表“毒性”最大的成分之一,當你看到制表師將機芯齒輪上的每一個輪齒都做了細膩的倒角拋光時,難免會“毒氣攻心”,從此一發不可收拾。當然這只是外在最容易讓人理解的,再深入一些,比如輪齒的角度、輪系的排布、夾板的布局,甚至有些細節用肉眼幾乎無法看清。不得不說一枚優秀的機芯,都堪稱微型機械工程的奇跡。往大了說,這是幾個世紀以來鐘表文化的積淀,往小了說,制表師幾乎所有的心血都匯集于此。
如果你看不到這些,或許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真正的愛上鐘表,了解到鐘表的內在價值。這一點,早在260多年前就有制表師意識到了。1760年,法王路易十五的御用制表師André-Charles Caron展示出了首款鏤空機芯,他將機芯中所有不影響結構支撐的部分全部剔除,讓人們時刻可以看到機械鐘表內在繁復精密的結構,隨即引起轟動。
然而即使時間過了兩個世紀,依然有人不在意腕表的內“芯”價值,這讓有些制表師很受傷。比如Vincent Calabrese,他有制表哲學家稱號。他早年在幫一位客人維修鐘表時被告知:只修表殼即可,機芯不用修。因為“又沒人能看到機芯”。于是這位與梵高同名的制表師發揮出藝術家的創意,將機芯徹底變為腕表中的主角,無人再敢忽視它。這便是Golden Bridge金橋機芯。比梵高幸運的是,Vincent這個創意很快被昆侖表創始人René Bannwart先生發現,并達成合作,1980年,昆侖表在巴塞爾表展上首次展示出金橋腕表。
最初的金橋腕表如同一個精致的珠寶匣,如果不是因為那枚精巧的金橋機芯懸浮于正中,我相信很多人可能會考慮將自己愛人或孩子的照片放在其中。最大限度的減少了表殼的金屬部分,如同一個玻璃柜,展現著其中制表師最引以為豪的部分。
到了2000年后,金橋腕表演變成更現代的酒桶型,然而除了表鏡和表背,表殼側面也添加了透明的藍寶石水晶“窗戶”,方便從各個角度欣賞其中的機芯。但這依然不能讓一些藏家完全滿意,有些人覺得,當把這款腕表戴在手上時,整個腕表背面都變成了自己毛烘烘的手腕,整個背景瞬間暗淡下來,機芯美感也因此打了折扣。
他們苛刻的認為,這樣的表殼依然不夠通透,導致光線不能完全照在機芯上并反射出來,他們希望進一步減少表殼的金屬部分。如今,全新的金橋自動亮相,它再次為我們呈現了一個更加通透的全新表殼。
這是昆侖首次采用一體化的藍寶石水晶表殼,你可以把它想象成是個被壓扁的水晶管道,兩段由鈦金屬或與玫瑰金制成的表耳部件密封。考慮到藍寶石水晶僅次于鉆石的高硬度,這個表殼的加工難度可想而知。
同時,上下兩個表耳部件并不是完全獨立,而是由如同一個框架般將藍寶石表殼夾在中間,為其提供一定的保護作用。而金橋機芯便固定在這兩端的鈦金屬部分上,在水晶管道中如同懸空一般,帶來無與倫比的視覺效果。
不同于藍寶石部分圓潤流暢的線條,外部的金屬部分則是棱角犀利,同時采用拋光和拉絲兩種工藝打磨,讓整個表殼如同充滿未來感的容器,裝著制表業中的一種稀有“物質”,金橋機芯。
您是否注意到這里面的機芯不同于以往,除了18K金打造的條形機芯夾板外,另有一個鉑金制作的線性砝碼,隨著手腕的擺動,砝碼在兩條軌道上上下滑動,即可實現自動上鏈,為機芯補充動力。
這款帶有自動上鏈的金橋機芯于2011年首次推出,編號CO 313。昆侖歷時四年研發,在原有的金橋機芯之上再次增加了一層自動上鏈機構,通過鉑金制作的線性砝碼帶動,即可實現自動上鏈。因為金橋機芯的特殊性,因此已經發展成熟的自動上鏈機構對于這款機芯來說根本沒有可借鑒性,整個自動上鏈系統都是針對機芯特別研發,這無疑大大增加了難度。
當然,我并不是專業的制表師,不過剛好一位我很喜歡獨立制表師Peter Speake在自己網站“The Naked Watchmaker”上曾經發布過自動金橋機芯拆解評測,我們來看看他怎么說:自動金橋機芯的自動上鏈系統,圖片來自于The Naked Watchmaker
“雖然最初的概念很簡單,就是把齒輪、擒縱機構和擺輪對齊,但真正制作出來并使其有效運作并不簡單。整個上鏈和自動上鏈系統經過徹底的優化和設計,以保證有效的為機芯上鏈。因為所有輪系被固定在同一個夾板橋下,這讓機芯的組裝與調校變得非常復雜。”
Peter Speake拆解自動金橋機芯的圖片記錄,圖片來自于The Naked Watchmaker
可以自動金橋機芯的誕生,再一次改變了這款標志性機芯的面貌。因此今年昆侖特別以這款經過全新設計的金橋自動腕表來銘刻自動金橋機芯問世10周年,可謂意義非凡。
如今,造型出位的表款比比皆是,但沒人可否認昆侖金橋在整個制表業中的標志性地位,就像沒有人會否認保時捷911那幾乎始終如一的經典設計一樣。沒錯,金橋就像保時捷一樣,出場便無限接近完美。盡管你有時也會為蘭博基尼的野性血脈噴張,但你始終不能少了像昆侖金橋一樣完美的保時捷。
GOLDEN BRIDGE金橋自動腕表
藍寶石水晶表殼,鈦金屬或鈦金屬加18K玫瑰金表耳及表背,尺寸37.2×51.8mm,厚13.7mm,30米防水。CO 313自動上鏈金橋機芯,18K金夾板,鉑金上鏈砝碼。擺頻28,800次/小時,40小時動力儲存。上圖左起分別限量25枚、50枚、100枚、150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