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跟《速度與激情》系列一樣,巴塞爾鐘表展也拒絕妥協就此落幕。沒錯兒,2022年,“巴漢三”又回來了。但是,所有人心里也都有預感,以往巴展門庭若市的場面或將不再上演,門可羅雀倒是甚有可能。
看著這個鐘表界當中資歷最老的表展緩慢而痛苦的消亡著實是會令人感到有些惋惜和遺憾。巴塞爾表展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17年,一個多世紀以來的每一年里,它都是鐘表界當中最重要的一周,幾乎所有數得上號的品牌都在巴展的場館里設有展位,但就在最近幾年,局面開始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得糟糕了起來。
怎么個糟糕法,簡而言之,在2020年5月宣布暫停之前,巴展的參展品牌數量遭遇滑鐵盧式下降:2016年的時候參展品牌還多達1500家,2018年的時候就驟降到700家,而到了2019年這個數字再度縮減,只有520家品牌參展。到去年為止,可以說幾乎世界上所有的主流手表品牌都放棄了參與這項展會,那對于鐘表界而言這是否應該是一件令人悲傷的事情呢?并不是。
去年3月底,巴塞爾國際會展中心通知已經繳費的參展商們,他們并不會從因疫情原因而取消的2020年巴展獲得任何退款,但出于人道,他們給出了一些沒有什么補償意味的選擇,比如:“將2020年巴塞爾表展參展金額的85%結轉至2021年的表展作為參展費用”,以及“組委會扣下來的15%,將用于支付2020年巴塞爾展會的先期準備工作費用”。對于相當一部分參展品牌來說,這無疑是一個沉重打擊。因為這一部分品牌以微型制表商和珠寶商為主,他們需要依靠展會的曝光度來滿足今年的訂單,因此沒有足夠的現金儲備來承受如此巨大的投資損失。
作為回應,勞力士高管Hubert J.du Plessix致信巴展,要求提供更為優惠的退款條件,并表示如果你們愿意這樣處理的話,將“鼓勵參展商繼續參加未來的巴塞爾表展,否則,我們擔心這將是這一著名博覽會的終結”。來自權勢之人的有力言論,最終促使主辦方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最初的強硬立場。
最離譜的是,巴塞爾當地的許多酒店也不學好,拒絕為展會的參與者們提供退款。倒也不奇怪,這個瑞士小城的酒店業已經習慣了收割被表展吸引而來的肥羊們,展會期間的價格已經達到正常價格的5倍左右,所以,開玩笑,憑本事收來的錢憑什么要還?
巴展主辦單位MCH集團的高層也終于琢磨過味兒來了,不行,得扭轉當前的頹勢,不然要跪啊…于是2021年初,一個名為HourUniverse的新平臺被宣布將成為巴展的替代品,但由于新冠疫情的迅猛攻勢,該項活動不得不被取消,但它卻為‘巴塞爾表展將于2022年4月回歸’這個消息鋪平了道路。
看完這些,相信已經有不少人心里都冒出了一個念頭:巴塞爾表展真的還像以前那么重要嗎?畢竟,斯沃琪集團現在自己正玩得歡,旗下品牌包括像歐米茄、寶璣、寶珀、浪琴等等都在熱火朝天的張羅舉辦自家的活動。LVMH集團也是一樣,拉著泰格豪雅、宇舶、寶格麗和真力時辦了個“LVMH線上鐘表周”。與此同時,精工、冠藍獅及百年靈等品牌也在經營自己的圈子。所以這么一看,答案似乎已經很顯然了。如果這還不夠的話,勞力士、帝舵、百達翡麗、蕭邦和香奈兒也表示未來將會與FHH(瑞士高級制表基金會)聯手開設一家新的鐘表展會…行了,算了算,貌似已經沒有啥主流品牌會去參加巴塞爾表展了。
2022年的巴塞爾表展到底將會是怎樣一番局面如今還有待觀察,但就活動計劃和將參展的品牌而言,感覺不會有多給力。老話說得好:“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巴展畢竟已經營百年,不會說因為挨了這些刀就撐不住了,但是即便再怎么不僵,也終究會有徹底腐爛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