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表壇的經典作品,大概你會想到皇家橡樹和鸚鵡螺。它們都誕生在1970年代,設計師是大名鼎鼎的杰羅·尊達。
也許你不知道的是,在皇家橡樹和鸚鵡螺問世的幾十年前,就出現了這樣一個經典,它風靡至今已有70多年,而且早在1960年就被全球最重要的現當代藝術博物館之一——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永久珍藏,可以說跨進了藝術殿堂。
博物館系列“藍摩”腕表
這就是摩凡陀(Movada)的博物館系列。
作為來自瑞士的專業制表品牌,摩凡陀的歷史足足有140年,制表底蘊十分深厚。
博物館系列在以前很長一段時間里,基本都采用石英機芯。近幾年,摩凡陀很成功的一點就是強勢回歸制表傳統。
它率先在最能代表品牌特色的博物館系列中發力,今年上半年推出采用瑞士自動機械機芯的博物館腕表“摩戒”和“銀魂”,在圈內引起不少熱議。
藍摩采用大溪地藍色表盤
這次摩凡陀全新推出的藍摩,顏值很能打,性能也不錯,是博物館系列中的又一枚重量級作品。
藍摩的表殼以316L不銹鋼制作,直徑40毫米。這個尺寸是目前的主流,適合大多數男士的手腕。
腕表采用了大溪地藍色表盤。一眼望去,優雅、純凈、深邃,洋溢著滿滿的高級感,讓人不禁想到大溪地清澈湛藍的海水。
我覺得,藍摩特別適合社交場合或商務會談。這時,身穿一件襯衫或西裝,戴上藍摩,舉手投足間,半露出腕表,你會散發出濃濃的專業職場人士范兒。
作為博物館系列的新成員,藍摩傳承了博物館的標志性特色,整個表盤上看不到任何時標和刻度,12時位置是一個大大的銀色圓點。
這樣的風格源自1947年美籍藝術家霍威特設計的博物館表盤。按照霍威特的理念,時間是地球沿著其軌道圍繞太陽運轉的位置。所以,在設計表盤的時候,他大刀闊斧地將時標、刻度這些統統丟掉,只保留12時的圓點和時、分指針。
博物館的極簡包豪斯設計風格,在當初堪稱石破天驚,打破了腕表的既定設計規則,大有“舍我其誰”的氣概。即使放在70多年后的今天,依然在表壇獨樹一幟,超有辨識度。
即使你“閱表無數”,也很難找出像博物館那樣簡潔別致的腕表。現在是一個講究個性化的時代。以前人們都盯著大牌買,但隨著市場的成熟,大家的消費理念也在發生改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內心的真正需求。
博物館這樣做工細膩,個性鮮明的腕表,在滿足看時間這個基本功能的前提下,能帶來與眾不同的獨特品位。也許它很難成為你的第一枚腕表,但肯定能成為你人生中的好朋友。
藍摩采用優雅美觀的太妃針
博物館在7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并非一成不變。拿藍摩這款腕表來說,盡管它的設計源于1947年的博物館表盤,但在傳承經典的基礎上,富有一些新意和變化。
比如,1947年霍威特設計的博物館表盤,采用的是棍式指針,也沒有日歷,而藍摩則配備了銀色太妃針,并加入了日歷功能。
12時的大圓是摩凡陀標志性的太陽圓點6時的小圓是日歷視窗
藍摩的整體布局上給人和諧對稱之感。兩根優雅精致的太妃針,將時間幻化成美妙的旋律。以太妃針為中心,上下兩側分別是一大一小兩個圓。大圓是摩凡陀標志性的太陽圓點,小圓則是日歷視窗。
大多數腕表都會將品牌名放在盤面上側,但博物館卻別出心裁地把品牌名放在盤面最下方。這樣做是因為摩凡陀希望大家先看到腕表獨特的設計風格,然后再去關注它來自哪個品牌。
藍摩采用瑞士自動機械機芯
擺陀上刻有摩凡陀的品牌標識
作為博物館系列的全新作品,藍摩搭載瑞士自動機械機芯,擺陀上刻有摩凡陀的品牌標識。由于采用了背透設計,我們翻開表背便能欣賞到這枚機芯。
1881系列深藍腕表(左)
飛碟(中)和西部世界(右)
除了藍摩之外,摩凡陀這次還推出了其他一些新款,比如帶有時標刻度,采用藍色表盤的1881系列深藍腕表。以摩凡陀1950年代推出的腕表為設計靈感,全新復刻的兩個系列西部世界和飛碟也很出彩。它們和經典的博物館系列形成了良好互補,向我們展現出一個絢麗多姿的摩凡陀。(轉載自腕表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