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推出之后,馬利龍系列飛返計時碼表就成為了寶齊萊的代表性作品。今年之前,品牌就出了多個版本,每一種都很讓人心動。從傳統(tǒng)來說,寶齊萊的柏拉維和馬立龍組成了男性產(chǎn)品系列,而馬立龍主要是走復古風格,設(shè)計精美、性能可靠,適用性廣。所以,它的成功很容易理解。近日,品牌又推出了一款特別貼合當下流行元素的手表,馬利龍飛返計時碼表綠色款。
盡管使用了新的橄欖綠表盤,但它和去年的藍色盤面絕大多數(shù)元素并沒有發(fā)生變化。它的表殼依舊是現(xiàn)代和復古線條的完美結(jié)合。它并不是一款恰如其分的運動表,也不是一款名副其實的正裝表,它位于二者的正中心,成為了一款真正意義上的都市手表。
這只表的表殼由精鋼打造,表圈、表殼側(cè)方、表冠和計時按鈕均以拋光工藝來修飾,而表耳的頂部則為拉絲面。寶齊萊其實在細節(jié)上是非常注重的,比如像斜邊的點綴增強了立體感的表耳、老式的蘑菇頭計時按鈕、圓潤的拋光表圈以及頂部的盒式藍寶石表鏡等。總的而言,外觀非常有質(zhì)感,大大增加了這只表的毒性。
表盤沿用了之前的經(jīng)典料包:中心盤面為光潤的蛋白石面,外圈的小時刻度環(huán)為拉絲面,而采用了下陷設(shè)計的子表盤則以渦紋來點綴。此外,所有貼花時標均經(jīng)過了鍍銠,而除中央計時秒針之外的所有指針均為鏤空設(shè)計。紅色中央計時秒針極為纖細修長。三六點位的計時盤和六點位的日期窗起到了很好的平衡作用,長方形的日期窗開口比較深而且大。整個盤面雖然信息豐富,但是還是很清晰的。
不足的地方是表徑,作為一款復古計時碼表,直徑達到了43毫米,厚度也足有14.45毫米,很顯然,它更適合那種陽剛氣更強,身材更魁梧,日常愛穿休閑夾克配仔褲的男性。
這是一只具有飛返計時功能的手表因為飛返并不是大部分計時碼表都有的功能,通常只出現(xiàn)在高級品牌身上,比如浪琴的導柱輪計時碼表,雖然和這只表一樣,都有導柱輪結(jié)構(gòu),但是就不具備飛返功能。
具體到實際操作上,佩戴者只需輕按計時按鈕,就可跳過停止和重新啟動計時程序,讓計時指針瞬間歸零并重新開始計時。顧名思義,指針將“飛回”至零位,瞬間重啟計時程序。
雖然沒有搭載自產(chǎn)機芯,但寶齊萊的深度改造讓ETA 7750脫胎換骨,現(xiàn)被命名為CFB 1970,動力儲備42小時,1970在基礎(chǔ)機芯上增加了導柱輪系統(tǒng),而不是杠桿與凸輪機構(gòu),同時增加飛返功能。機芯的底板和擺陀上有整齊的日內(nèi)瓦條紋,帶藍鋼螺絲,寶齊萊費勁心思的將表背的雕刻完全融入到表殼本身的整體設(shè)計中來,這一切,我們都可以通過藍寶石玻璃底蓋直觀的看到。
這只表60000左右的價格區(qū)間并不是沒有競爭對手,不過實話實說,不是很強勁。比如真力時El Primero鋼款,37,38毫米的版本價格在65000上下,他的優(yōu)勢是高頻機芯,尺寸更適合小腕子,風格同樣復古,但是走的路線似乎不一樣。另外就是精工的Presage帶導柱輪的計時碼表了,那只表最大的優(yōu)勢是價格便宜得多,缺點,就是他是精工,不是瑞士復古元素的手表,味道完全不同。
所以這個價格,寶齊萊定的很巧妙,買到這個價位,機芯構(gòu)造,外觀工藝裝飾,整體質(zhì)量都應該考慮在內(nèi),拋開功能,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只想買價格更高的迪通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