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灣,碧灣58型,現在又出來個碧灣54型…帝舵通過再次縮減尺寸的方式,繼續擴張著他們標志性的潛水手表系列。如果你一直有在關注這個系列的話那么相信你一定會發現,碧灣是一種與時俱進、緊跟潮流的作品。當它在2012年首次亮相時,那款最初的碧灣勃艮第紅腕表便與當時的市場很合拍,即在相對較大的表殼上展現復古風格。而隨著這么多年過去,情況已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如今的市場追求的是更為合理的尺寸,因此開始有越來越多的潛水手表又回到了上世紀50年代的經典參數。但盡管如此,全新的碧灣54型仍然具有著典型的Tudor風格,那就是復古的外觀,和現代的規格。
緊湊、簡潔、具有歷史氣息,又充滿現代質感,碧灣54型完全就是對該品牌過往的直接致敬。為什么要用‘直接’兩個字,因為它可以被看作為是對帝舵首款潛水表的一種現代詮釋,準確地來說便是Oyster Prince Submariner 7922。你們猜猜它是哪一年發布的?1954年。好了,這下大家就知道為什么新系列被命名為碧灣54型了。
看過了經典的7922,便等同于洞悉了全新碧灣54型的發展方向。之前的碧灣系列腕表確實是從過去汲取的靈感,這一點毫無疑問,但與此同時,這個品牌卻也從未有過如此這般忠實于歷史表款的時刻。這一次不僅僅涉及到外觀,也關系到比例。沒錯,按照如今的標準來看,全新的BB54可以說是相當小巧了。
乍一看,全新的碧灣54型腕表似乎只是2012年款作品的“瘦身”版本,但它其實并沒有那么簡單。帝舵最開始推出的是41mm直徑的表款,而后在2018年推出了直徑為39mm的碧灣58型。現在,我們看到的則是回歸了Oyster Prince Submariner原始尺寸的碧灣54型,也即37mm直徑。
新作的精鋼表殼保留了碧灣系列的大部分經典特征,即殼體大部分區域采用拉絲工藝處理,輔以少部分拋光飾面做點綴。與此同時,正如之前所述,它的尺寸也縮水了不少:37mm直徑的表殼已變得更加纖薄,其厚度為11.2mm(對于潛水表而言,算是偏薄),而表耳外間距也降到了46毫米。作為對比,最初的碧灣尺寸為41mm × 12.7mm × 50mm(搭載ETA機芯),后來改用自制機芯后尺寸是41mm × 14.5mm × 50mm,到了碧灣58型,其尺寸則變為了39mm × 11.9mm × 48mm。
通常來說,尺寸的縮減將會對潛水表的性能產生一定影響。那些小型潛水表的防水性能普遍都較低(多為100米),但帝舵卻并不在其列。碧灣54型并沒有與它的兄弟們分道而行,而是仍保持了200米的防水性能以及其它一些特征,包括像穹頂藍寶石玻璃表鏡、旋入式表冠和旋緊底蓋等等。
但當你仔細觀察了碧灣54型之后你便會發現,有一些外觀元素也發生了改變,因而它并不僅僅只是縮小版的碧灣58。首先,為了忠實的還原1954年款ref.7922的精神,帝舵在這里選擇使用了小表冠設計,這與之前所有的碧灣手表都產生了很大的區別。而除了小之外,這個表冠的槽紋也變得更加經典,并且表冠頂部還裝飾有復古的玫瑰浮雕,這不禁會讓人聯想到過去的年代。同樣的,它的表圈也采用了新的設計,擁有了復古的幣紋輪廓,這亦是對歷史作品的再次致意。
再有就是,這個單向旋轉表圈是平滑的60-click機制,而其黑色陽極氧化鋁墊片上的內容也有所改變,上面不再顯示具體的分鐘刻度,只有銀色的5分位標記以及帶有夜光點的倒置三角形原點。這種低調的設計對于手表整體而言同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整潔、復古且專注,因而更清晰的傳達出了與帝舵/勞力士之傳承的緊密聯系。
說到表盤,它依然符合碧灣一貫的風格,但也有了些許細微的變化。同以往一樣,它以圓頂結構來呈現,并且現在使用了低調的太陽拉絲紋進行了修飾。鑲貼的時標和指針均以玫瑰金色勾勒出輪廓,而外緣的刻度以及銘文也都采用了溫潤、復古的鍍金風格。正如在一同到來的新碧灣型腕表身上所看到的那樣,和之前的碧灣系腕表相比,新作現在只有時針采用標志性的雪花造型,分針為鉛筆輪廓,而秒針則變為了棒棒糖式樣。
碧灣54型腕表內部搭載的是帝舵/Kenissi工坊打造的Cal.MT5400型自動機芯。該機芯并沒有帶來什么新的亮點,它擁有70小時的動力儲備、4Hz的擺頻、確保穩固精準的橫向擺夾板,以及慣性微調擺輪和防磁硅游絲。此外,這枚機芯還通過了COSC天文臺認證(不是Master Chronometer認證),其精度范圍為-2/+4秒每天。
帝舵為全新的碧灣54型腕表提供了經典的鉚釘式精鋼鏈帶或黑色橡膠表帶供搭配。二者都使用了最新的帶有T-fit系統的折疊表扣,這可允許佩戴者在8mm區間內進行精確即時的調整,以此來顯著提升佩戴舒適性。
全新的帝舵碧灣54型腕表現已上市,鋼鏈表帶款售價為28,800人民幣,橡膠表帶款售價為27,200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