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和朋友吃飯,聊到個話題:勞力士熱門款溢價的錢,到底被誰賺走了?
我覺得這個話題非常有意思。
知乎、小紅書、勞力士論壇上,都曾經有過類似的帖子。帖子下面的評論,絕大部分認為是表商,說他們把零售價十幾萬的勞力士炒到了二三十萬。
真的是這樣嗎?白鋼迪,行情23萬左右,零售價11.55萬。
問題在于,表商從專柜拿貨也不是按照零售價拿,而是需要組合搭售22萬左右的其他品牌。搭售的款式,平均下來我們算6折出貨,回款13.2萬。
也就是說,表商在白鋼迪上的利潤是:23+13.2-11.55-22=2.65萬。
33.55萬的成本,賺2.65萬,回報率近8%。看起來的確非常可觀,但現實不會這么順利。最常見的一點,搭售的款式有時會很難出手。朋友圈有位表商,搭售的3只腕表掛了大半年,報價從5折慢慢降到了3.5折。
賺定是有的賺。但要說表商是勞力士溢價的最大受益者,真不至于。他們賺的,只是份搬磚的錢。那么,誰才是溢價的最大受益者?
店員?勞力士品牌?經銷商?
說是店員的一直都有。
“勞力士熱門款溢價多出來的錢,都被店員拿走了。一家店的店員大家平分。”
這里面有兩個問題。第一,在店里將商品以高于零售價的價格賣給消費者是違法的。消費者只要撥打工商稅務的電話舉報,連門店都會有麻煩。第二,熱門款全部鎖在保險箱里,普通店員沒有決定歸屬的權利。
當然,凡事都有例外。南京西路愛彼就發生過店員內外勾結。張三趁其他員工外出就餐時,將當時溢價3倍的四個腕表以零售價的價格賣給了表商。事情敗露后,張三被開除。
但,這也只是個例。
不是店員,是勞力士品牌嗎?
勞力士在給經銷商發貨的時候,是會綜合考慮經銷商的帝舵銷售情況。隨著熱門款的溢價,勞力士面對經銷商的話語權是也逐漸增加。
然而,這份增加的話語權,最終轉化而成的,不過就是配貨的時候可以多加點庫存,給經銷商制定KPI的時候可以多拉帝舵小兄弟一把。
除此之外,還有什么?
所以,勞力士給經銷商的供貨政策,最多只是熱門款溢價的誘因之一。勞力士自己,在溢價這件事情上,賺到的是話語權是市場口碑,并沒有多少額外的利潤。多說一句。
目前,勞力士給經銷商的配貨制度,并沒有外面傳的那么夸張。不會滿打滿算,一定會留出部分空間讓經銷商可以搭售帝舵以外的品牌。
舉個例子。白鋼迪的配貨條件是25萬的帝舵,但勞力士給經銷商的KPI可能只在20萬左右。
搭售的套路,勞力士其實門清,它也非常清楚的知道,經銷商在銷售的過程中肯定會用其他品牌來配貨,畢竟搭售某些品牌的利潤要比搭售帝舵高得多。但很有意思的是,勞力士對此的態度始終是不提倡不禁止,只要經銷商做的不是太過分,基本就睜只眼閉只眼。
某家經銷商的青島展銷會上,有表商為了拿塊白鋼迪,和經銷商談妥了三十多萬的搭售。三十多萬,沒有一款帝舵,更神奇的是,談搭售條件的時候,勞力士的業務員就在邊上靜靜地看著。
不是表商,不是店員,不是品牌。
那不就只剩下經銷商了嗎?
事實上,在勞力士熱門款溢價的體系中,經銷商確實是最大的贏家。
賺,麻,了。①熱門款本身的利潤。
勞力士給到經銷商的進貨折扣通常是68折。規模大一點的,折扣還能再低點。規模小一點的,折扣可能會高些。大差不差。
白鋼迪零售價11.55萬,經銷商的進貨成本是11.55×0.68=78540元。再加上約5775的稅票、銷售提成、店鋪租金、員工成本等,折算下來總成本約9萬出頭。
11.55-9的2.55萬,便是表款本身的利潤。②搭售的利潤。
這部分是大頭。
對于經銷商而言,最理想的狀態肯定是消費者根據行情補現金。白鋼迪23萬的行情,直接就是23-11.55=11.45萬的純利潤進賬。
有經銷商是這么干的。先是把熱門款以零售價正常出給親戚或者合作伙伴,然后親戚或者合作伙伴再以個人的身份,將這些熱門款加價出給表商。
但大多數的經銷商,目前還是會選擇利潤相對少一點的搭售。原因有兩個。
一個是勞力士對帝舵的銷量是有要求的。另一個,直接補差價容易被人舉報,而且有稅務的風險,碰到核查會很麻煩。搭售的利潤,簡單來說,就是另一款表本身的利潤。
假設白鋼迪要搭售25萬的品牌A,品牌A經銷商的進貨成本是7折,也就意味著,每一次的搭售,經銷商就能賺25×0.3=7.5萬。如果A的成本可以降到6折,那利潤就會變成10萬。
對于品牌A而言,被搭售也是件好事情,可以非常迅速的增加銷量。行業中流傳著這么一句話:要想在短時間內大幅提升銷量,要么找肖戰,要么找勞力士經銷商。
瑞士鐘表行業欠勞力士一聲謝謝。
有些品牌為了討好勞力士經銷商,也會給出很多優惠政策。例如返點。
品牌A給到經銷商的折扣,說好的是6折。但品牌A為了能讓勞力士經銷商在出售熱門款的時候帶上自己,年底會有個百分之五甚至百分之十的返點。經銷商心再黑一點,把銷售的提成獎金給昧下來,成本做到4折不是什么難事。
此時,一塊白鋼迪,搭售25萬的品牌A,光搭售的利潤,就有25×0.6=15萬!
還有種更夸張的。
有些款式,又丑又貴,正常銷售基本是不可能賣掉的。品牌為了保本,會把這些款式以2.5到3折的價格給到經銷商,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特價款。經銷商呢,則是會把這些款式通過搭售以9折的價格賣出。
利潤大到離譜。③銷售的提成獎金。
很多品牌為了促進業績,都會額外給門店銷售獎金和提成。某個品牌,銷售每賣掉一塊表,就有3千塊的獎金,月底還會有筆提成,加在一起4千左右。至于發放的方式,有的品牌是業務員直接把獎金和提成打給銷售本人,有的則是業務員把這筆錢全部打給經銷商,讓經銷商月底統一交稅后再下發給員工。
但不是所有的經銷商都會足額下發。有部分,會把其中大頭的3000多塞進自己的腰包,只給銷售500到800當獎金。(本文轉載自線性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