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期間兔子一刻都沒閑著,在商場的各大鐘表專柜游蕩,繼續刷著老臉玩表。
路過格拉蘇蒂原創(Glashütte Original,以下簡稱GO)的店鋪時,我被熱情地招呼進去了,因為到了一塊新表,而且是目前僅此一枚——我絕不能錯過這嘗新的上手機會。就是它,Sixties Chronograph Annual Edition六零年代計時腕表年度版
果然,當我心滿意足拍夠回家沒多久,這塊表就售出了,簡直晚一個小時都要捶胸頓足。
最有趣的是,一位在外旅游的讀者在朋友圈看到我的上手圖,大喊:“等我回來試試。”當然結局是,只能默默等下一塊。
這塊復古又優雅的新表,在低調上市后,果然沒讓人失望。
其實很多讀者對我說過,他們對德國表有著天生的好感,很大的原因也在于在這個市場上,德表的選擇真不多,而獨特又鮮明的風格特別吸引人。格拉蘇蒂原創“六零年代”誕生于2011年,顧名思義,它的靈感來自上世紀60年代的制表風格,所以說它是第一眼的復古味。
在那個黃金年代,正裝表處于絕對的主導地位——而且,簡約風和超薄設計也比較常見。
我很早介紹過,GO的前身是GUB(VEB Glashütter Uhrenbetriebe)——二戰結束后,東德政府把當時格拉蘇蒂鎮的重要制表和相關公司都收下,成立了這個國有企業,大批量生產表。這個時期的手表比較實用,但精致度一般。
但那個時期手表種類和造型非常豐富,記得多年前我來到德國的格拉蘇蒂鐘表博物館中,印象很深的就是它曾經龐大的作品。而格拉蘇蒂原創的“六零年代”,其實靈感也取自部分GUB時期的歷史作品,當然在正式推出這個系列時,GO在外觀、機芯等各個細節上都做了全面的提升,以符合如今品牌的定位和品質。
所以說,它既帶有復古德味,又有著現代高品質
從歷史來看,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恰恰是百廢待興開始走向蓬勃的時期,當時的時尚潮流也是不拘一格,如今回頭看,也的確帶來不少創意和靈感。
而格拉蘇蒂原創也希望借這塊表,來呼應獨特自我的穿搭,以及個性的表達。
它的星空灰漆面表盤絕對是設計上的最大亮點。
因為灰盤往往給人優雅但也低調的視覺感受,但這塊六零年代計時腕表年度版偏偏還用了雕飾,你第一眼就很難逃開表盤的吸引。從表盤中央到邊緣,亮灰色逐漸變為深色調,所以是漸變的效果
至于表盤的淺浮雕圖案是以1960 年代的工藝打造而成,每一枚表盤胚體都需經過60 噸壓力機將圖案壓印到胚件上,最終的壓花圖案是獨一無二。它的柱狀指針用了紅金(5N紅金PVD涂層),來提亮整個盤面。至于搭配的尼龍編織表帶是非常深的深藍色,所以它實際是以三種色彩組合成這塊新表——打造的是一種優雅而不沉悶的感覺。
其實尼龍表帶我們也可以理解為,它用以中和表本身濃厚的正裝感,這樣會更加日常好戴,而非一板一眼的正經味
再看細節,它表盤上的兩個白色阿拉伯數字時標,品牌標識和Glashütte i/Sa都是由表盤師用橡膠移印墊手工精準印制。
另外,復古感的精髓也在于它的藍寶石水晶玻璃打磨出了拱形效果,看起來就有著年代感了對吧——仔細看細節,其實它的分針和秒針也是彎曲的,為了和表鏡的弧度一致。
這是制表師利用鉆石打磨技術把整塊藍寶石玻璃進行凹凸打磨,以達到弧形效果。因為制作難度關系,報廢率很高這塊表直徑是42毫米,可能很多人看到這個數字有點擔心略大。但其實,這也是略帶弧度的拱形表盤的好處了——雖說也是源自歷史表款,但重要的是,在增強立體感同時,在視覺上也收窄了厚度,其實不顯大。
大家參考我的上手效果,兔子14厘米手腕,它搭配的是精鋼針扣
有時候,同樣數據展現的視覺效果未必一致,還是要觀察設計細節外加親自嘗試。
最后,這塊表搭載的是39-34型自動上鏈機芯(4赫茲頻率),它包括停秒、帶停秒的計時功能以及30分鐘計時盤(9點位)。
至于在表背(背部的藍寶石水晶玻璃,也是弧形的),我們可以看到格拉蘇蒂柱狀紋、倒角邊緣、微小的拋光螺絲以及帶經典雙G標識的21K鏤空金擺陀。
GO的經典配置都在,表背自帶的德式審美值得細細感受。
當我在朋友圈曬完上手圖后,大多數讀者的反應是:“好看!什么價格?”當得到“中國公價7萬人民幣”的回復時,一個個的狀態很相似——略緊張的心情一下子舒解了,因為暗自認為“這個價格我可以”。所以才有了開文那位急著想趕回家試表的急迫。
一塊經典的德式正裝表,因為復古味又平添些許魅力——雖是低調的灰色表盤,但漸變灰搭配浮雕圖案的變化,更有質感。
我甚至對著表盤看了很久,這種想要把它琢磨透的勁兒,相信你們在拿到手的那一刻也能體會到。
對德國表癡迷的人來說,7萬擁有一塊復古計時碼表的快樂,不就來了嗎?(本文轉載自八卦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