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前,著名金融咨詢機構Morgan-stanley摩根士丹利和鐘表咨詢公司LuxeConsult聯合發布了2023年的瑞士鐘表報告。數據有點多,解讀也有不同的角度。在我看來,后勞力士時代已經來了。
勞力士成為首個突破100億瑞郎,約合820億人民幣的瑞士鐘表品牌,創下了歷史記錄。而整個瑞士是2088億人民幣,勞力士的零售市場銷售額占有率達到了驚人的30.3%。注意,“后勞力士時代”并不是說勞力士不行了,反而是指勞力士已經站穩了主導地位。其銷售額是后面的歐米茄、卡地亞、百達翡麗、愛彼、理查德米勒、浪琴幾個品牌加起來的總和,在全球經濟下行的情況下,其增長超越了瑞士平均水平,再次鞏固了自己的位置。雖然因為公價買不到熱門款的情況,導致勞力士在網上被很多消費者罵,但真實的銷售反饋卻是市場份額越來越高。就像我們幾年前分析的一樣,勞力士想要打造類似于黃金的“鐘表市場一般等價物”的形象目標已經實現。同時,23年全球賣了1.4億塊智能手表,拋開基礎的智能手環,帶點復雜功能的就有8000萬塊,這個數額遠超瑞士整個國家的1690萬塊。入門的鐘表品牌,除了天梭和Swatch,銷售情況基本都受到了暴擊。直白一點說,在“后勞力士時代”,入門級的機械手表會越來越難賣,中高端的市場又被勞力士牢牢抓住。以下3種不同的細分手表方向開始蓬勃發展:
1、Neo-Vinatge手表Vintage是老舊的意思,而Neo卻代表新。這個兩個單詞結合在一起,其實有點特殊。我們常說的Vintage老舊鐘表并沒有嚴格定義,籠統可以認為是2010年之前生產的。這是一個龐大的范圍概念,包括那些已經很難在現代生活使用的古董懷表、座鐘。其上的一些優秀鐘表設計元素、工藝因為成本、失傳的原因,已經很少能現代鐘表上看見。但這些Vintage大多因為不防磁、不防水、自然老化,無法在今天進行日常佩戴。
所以1970-2010年之間生產的一些鐘表,它們既有傳統的設計元素、工藝,然后其配置、性能又能滿足現代人需求,兼具兩者受到了收藏家、玩家的喜歡,于是被稱為“neo vintage”。同時很重要的一點是,這類“neo vintage”鐘表對于知識+審美的鑒賞要求不低,普通表商難以區分好壞+珍稀程度,導致曾經一度價格是谷底。和熱門的勞力士運動款相比,真的是白菜價,所以引發了一波國際收藏家的抄底行動。
最直觀的例子就是卡地亞的CPCP、江詩丹頓90年代左右的機械表、珠寶品牌的設計款機械表、傳統大品牌的一些特殊作品。甚至已經開始出現專業+跨國的Neo-Vinatge Rare watch hunter,也就是稀缺新復古風格鐘表獵人。值得注意的是,Neo-Vinatge是一個范圍,并不是所有的這類鐘表都有價值,這對知識+審美的鑒賞有一定要求,普通消費者不要亂買。
2、獨立制表
獨立制表其實也沒有嚴格的定義,我們一般將不隸屬奢侈品集團+不上市+有自己風格+能自己設計生產的小品牌劃分為獨立制表。根據Morgan-stanley摩根士丹利的報告,從2023年開始,此類品牌出現了巨大增長,首次看到三個獨立品牌進入到前50名中,其中FP Journe排名第37(9800 萬瑞士法郎),H. Moser & Cie排名第38(9300 萬瑞士法郎)和高珀富斯(Greubel Forsey)排名第49(銷售額 5000 萬瑞士法郎)。
以上這三個品牌還算是獨立制表品牌中的大體量,那些更小的獨立制表品牌,只要有自己的特色,也同樣得到了巨大的關注和增長。甚至LVMH路易酩軒集團不僅將Gerald Genta和Daniel Roth這兩個品牌復興,而且還舉辦了單獨的獨立制表大賽,來扶持和推廣這一類的品牌。
并且這里的獨立制表也更加國際化和開放,不再局限于歐洲,尤其是瑞士本土。比如中國深圳的貝倫斯入選了“LV Watch Prize”,中國獨立制表人饒寬登上了《紐約時報》.....這在幾年前完全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3、傳統品牌的革新進化這幾年的一個趨勢就是常規量產的手表帶給大家新鮮感越來越弱,進階一點的表友和收藏家更喜歡小眾、稀缺、特殊的產品,所以前面提到的Neo-Vinatge、獨立制表很火。當然傳統的機械表品牌也并沒有坐以待斃,也在進行革新進化。比如之前愛彼和漫威聯名款的黑豹陀飛輪、Nivada和BE@ RBRICK積木熊的聯名款......除了走“潮流”“動漫”路線,更加高雅的就是藝術化、歷史化,同博物館進行合作。對于商業品牌來講,和公共歷史文化達成合作是最頂的方式。比如江詩丹頓和盧浮宮的合作,卡地亞和故宮的交流。
皮埃爾·蘇拉吉(Pierre Soulages)是一位法國畫家、版畫家和雕塑家。2014年,法國總統弗朗索瓦·奧朗德稱他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在世藝術家”。他的作品被世界各地的主要博物館收藏,甚至有一家專門展示他作品的Musée Soulages博物館。
2021年的時候,名士Baume & Mercier就和Musée Soulages蘇拉吉博物館合作,推出了受法國抽象主義風格啟發的手表,大獲成功。發售當天就預定一空,200多位在waiting list。
今年是Musée Soulages博物館10周年紀念,于是雙方發布了第二枚聯名款作品。黑色表盤仿制Pierre Soulages在1986年的杰作《Polyptyque I》。
Soulages被稱為“黑色畫家”,因為他對黑色的理解和控制超乎常人。他發現,黑色并不是這是一種單獨永恒不變的色彩。當光線反射在黑色上時,既會產生不同的黑。這一發現打開了屬于Soulages自己的精神領域。他將光視為一種工作材料,他的畫作黑色表面的立體條紋能夠反射光線,讓黑色可以轉變成明亮,從而成為一種發光的顏色。
值得注意的是,傳統品牌的革新,推出小眾、稀缺、特殊的產品,并不是直接印個圖案,打個限量數字就行。因為他們面向的消費者是進階一點的表友和收藏家,其要求不低,手表本身一定有與眾不同之處才行。名士Baume & Mercier的新款就是深刻理解了Soulages的黑色藝術,并在手表上進行了微縮展現。以Soulages本人在1986 年的《Polyptyque I from the Outrenoir》的畫作為藍本,全黑色表殼,整體構圖除品牌和指針、瑞士制造徽記外沒有任何顏色。為了在方寸之間再現這幅抽象主義風格畫作,表盤乃單獨開發,采用3D打印基底,再激光雕刻,最后打磨、電鍍,以呈現帶有層次的質感。指針采用18K玫瑰金制作成半球,作為點睛之筆,一片黑色中的亮點。
就像恐龍滅絕后,迎來了生物多樣性,物種大爆發。如果某一天氣球真的爆掉,等大家的靜默觀望期過去,表友們才會把注意力和錢放到其他手表之上。但就目前看來,勞力士相對整個鐘表市場、其他鐘表品牌而言,還是最穩的那個。這就是“后勞力士時代”(本文轉載自芯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