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銹鋼、貴金屬、青銅、鈦合金、陶瓷、碳纖維...... 你見過的和能想到的手表的材質還有哪些?在精彩紛呈的品牌營銷中,手表的各種材質又扮演了什么樣的角色?下面我們一一詳解。
先從占有絕對統治地位的不銹鋼開始。
不銹鋼的物理特性造就了它在制表工業中的巨大優勢。強度和韌性較為平衡。加工工藝手段成熟且豐富,舉個例子:既有繼承失蠟法成批量的精密鑄造,也有現代化的整體鑄造加CNC機床精密加工。而且有良好的經濟性和極高的良品率。能夠滿足復雜表殼的造型設計與加工。
鋼材質優點這么多,那么在營銷上有沒有噱頭呢?
有,下面列舉幾個
在實際日常使用中,普通316鋼已足夠滿足需求。品牌使用904鋼,并強調“耐腐蝕性更強”“光澤度更高”。其實904鋼耐腐蝕性主要體現在極端化學環境,而這一場景幾乎不適用于普通消費者。
再就是限量發售、饑餓營銷維持鋼款的“稀缺性”。讓價格遠低于貴金屬的鋼款賣出了天價。最典型的應該屬勞力士水鬼和百達翡麗鸚鵡螺5711/1A了。
有噱頭的904不銹鋼,價格虛高,那么天然具有 貨幣屬性的貴金屬又如何呢?因為稀有材質本身就 已經具有高昂的價值,加上品牌工藝溢價 以及產品本身的文化象征,擁有一枚貴金屬款手表,比如勞力士Day-date,18k金款迪通拿等已經是滿足佩戴者身份宣示 與財富象征的一種需求。
雖然黃金款材質手表再保值方面相對的比較穩定。但是放眼整個貴金屬款在營銷上手段也還是有的。常見的有三點:
一、宣揚復雜工藝與渲染“工匠精神”,例如,愛彼皇家橡樹鉑金款一直強調“每個斜角需獨立拋光”,工時成本占總價30%以上;
二、過分強調貴金屬的稀有性,吸引高凈值人群對“獨特性”的追求。
三、給貴金屬增加”科技“外衣,弱化貴金屬易磨損的固有缺陷。實際技術升級有限。
所以貴金屬款手表先不談保值與投資屬性是不是被夸大了,單單貴金屬材質本身的稀缺性,就太適合講故事,將價格推高一層。
屏幕上這張只表相信大家一定知道它是什么材質的,他發生了什么事情。對的,氧化后的青銅款沛納海。青銅材質相比精鋼和貴金屬密度低,重量輕。常被用在復刻經典復古表款或軍事、潛水主題的表款設計中。如沛納海、豪利時青銅潛水表、萬國噴火戰機、帝舵碧灣青銅型等。
青銅會逐漸產生氧化,形成銅綠色銹漬。但氧化過程不可控,色澤變化不可逆,而且因為含銅等金屬成分,長期接觸皮膚可能會過敏。
青銅材質本身就是營銷噱頭,它的氧化特性本來是易腐蝕的缺點,但品牌通過“唯一性”“歲月痕跡”等概念,將其包裝為“個性化定制”的賣點。所謂的技術改良延緩氧化速度,實際效果有限。屬于“偽創新”包裝。
即使你沒有佩戴過鈦合金材質的表款,但是我相信你一定能列舉出幾款鈦合金的表款。寶珀五十周年紀念款,勞力士鈦游艇名仕,真力時defy鈦金屬款,漢密爾頓卡其野戰鈦金屬聯名等。鈦金屬密度低,硬度高,抗壓、抗沖擊性強。尤其適合大表徑表款。且表面氧化膜能抵御海水、汗液的腐蝕,是潛水表和運動表的理想材質。另外一大優點是致敏率僅0.6%,適合敏感膚質佩戴。
鈦金屬加工難度高,報廢率高,表款價格普遍高于不銹鋼款。表面較軟易產生劃痕。材質無論色澤還是厚重感,可能顯得不夠“高級”。
至于鈦金屬材質表款在營銷中的噱頭,最典型的就是:濫用高大上的“航天級鈦合金”標簽,實際上,手表使用的鈦合金多為 2級或5級,與航空發動機等極端環境下的鈦合金并不是一個概念。
中端品牌以“輕量化通勤表”為賣點,定價1-5萬元。但僅在外觀設計上模仿高端款,材質性能與千元級鈦表差異有限。
提到陶瓷材質的手表你首先想到的是香奈兒j12還是雷達?你對陶瓷材質認識是硬度僅次于鉆石,遠高于不銹鋼。日常佩戴幾乎無劃痕,能夠長期保持光澤。還是密度低,重量輕,適合大尺寸表款,耐酸堿、不氧化,且不含鎳等致敏金屬?沒錯陶瓷材質擁有以上全部的優點。
但陶瓷韌性差,受劇烈撞擊易碎裂,維修成本高昂。加工工藝復雜,報廢率高,生產周期長。例如,愛彼陶瓷表的拉絲工藝需耗時數月,導致價格接近貴金屬款。難以加工出棱角分明的造型。
陶瓷表的噱頭用勞力士對待陶瓷表殼的態度就足以說明問題。“陶瓷的易碎性與品牌追求可靠性的理念沖突”。忽略缺陷,過分的強調“輕奢美學”與身份象征,吸引追求獨特性的消費者;再就是用環保概念包裝,本質仍為塑料混合材質,利用了環保標簽而實際環保效益存疑。
接下來該聊聊碳纖維了,碳纖維抗拉強度高于鋼,密度僅為鋼的1/4,適合大尺寸運動表。并且耐腐蝕,適合潛水表或戶外運動手表。碳纖維表殼花紋獨特藝術觀賞性較高。
缺點是抗壓和抗剪力弱,受垂直撞擊易斷裂,加工需高溫高壓成型,報廢率高,導致成本激增。并且顏色單一,邊緣容易出現毛刺。
在營銷上,將“減重”作為核心賣點,忽略其脆性缺陷。而“限量款“彩色碳纖維,成本增加了,但性能上無明顯提高。加上NTPT工藝和鍛造碳等術語包裝,前者其實就是碳纖維層壓,后者與普通碳纖維性能沒有多大的差異。
通透的藍寶石水晶一體化的表殼我保證人見人愛,硬度高幾乎不會產生劃痕。藍寶石水晶表殼因加工難度極大,加工工藝復雜,產量低,成本所以特別高。硬度雖高但韌性差,受劇烈撞擊易破裂,維修成本高昂。
水晶材質本身為非標品,完全屬于品牌自定義等級,并且基本都是采用幾十枚的限量款制造稀缺性,也可以說水晶材質表殼本身就是噱頭。
總結:常見的手表表殼材質也就是上面提到的這些類型,如果屏幕前的你在選購手表時注重性能,對功能、價格以及款式等進行了綜合的評定考量,基本不會掉入材質的營銷陷阱中;如果您是某些品牌的擁躉,追求設計感,能夠接受品牌的故事包裝,有溢價支付的意愿,那么所謂噱頭也就不是噱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