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年來,“destro”手表——即表冠位于表殼左側的手表——在鐘表界當中占據著一個奇特的小眾位置。它們常被當作古怪的異類或是僅為左撇子佩戴者設計的專用工具而很少受到主流收藏家的青睞。即便是像沛納?;虻鄱孢@樣的品牌推出的“destro”表款,也基本上會被視為是收藏家的古怪藏品或者特殊的軍事主題定制款之類的新奇玩意兒。
這種情況直到2022年勞力士推出了格林尼治型II“雪碧圈”腕表時才發生了改變。突然之間,左撇子手表不再是一個奇怪的異類;它成為了那一年最受關注的新品之一。無論喜歡與否,“雪碧圈”都引發了圍繞表冠位置的新一輪討論,討論的核心是一個簡單卻一直以來都被忽視的問題,那就是:表冠的位置真的很重要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回溯過往。因為“destro”手表并非現代潮流的產物,根源在于人體工程學和實用性的它,同樣擁有悠久且具備一定影響力的歷史?!癲estro”這個詞其實與“左”無關,它實際上源自于意大利語中表示“右”的單詞。在意大利語中,“destro”用于描述右手或身體的右側。在制表界中,它指的是設計用來戴在右手腕上的手表,佩戴者通常是左撇子。這個詞語因沛納海為意大利海軍潛水員提供的軍用型號而流行起來,而“modello destro”成為了這種表冠反向配置的簡稱。由于英語或瑞士制表界中沒有與之對等的術語,加上意大利收藏家和經銷商在20世紀80~90年代專注于此類罕見作品,于是“destro”一詞在收藏界和品牌術語中便逐漸成為了一個被廣泛接受的標簽。
人們普遍認為沛納海是左置表冠設計的先行者。雖然從商業角度來看該品牌確實是將“destro”一詞用在了他們的表冠反向設計上,但其他品牌也同樣擁有自己的左置表冠歷史。就比如20世紀70年代,法國海軍委托帝舵生產表冠位于左側的Submariner Ref. 9401“雪花針”腕表,此舉旨在確保左手佩戴腕表時表冠不會礙事——這正是左置表冠設計的主要初衷之一。這一設計也成為了現代領潛型LHD的基石,該表款至今仍保留在帝舵的產品線之中。更值得一提的是,據報道稱,法國國家海軍迄今仍在委托帝舵生產采用左置表冠設計的Pelagos FXD軍表。
追溯更早的歷史,便會發現即便是大型品牌也曾靈活應允特殊的需求。在“雪碧圈”出現之前,勞力士的產品陣容當中便已經存在有幾款左置表冠腕表了。就比如下圖所示的一款于1963年生產的左置表冠潛航者型Ref. 5513腕表。
這類表款時常會被誤認為是由多種零件拼湊而成的“弗蘭肯手表”(Frankenwatches),但有細節證據(如序列號與型號的朝向保持勞力士原廠規范)表明,這枚反向結構的腕表直接出自于勞力士表廠。而這只是勞力士眾多產品案例之一,另一個典型則是LHD GMT-Master Ref. 6542腕表——業界廣泛認為它是現代“雪碧圈”腕表的靈感之源。歷史表明,這類左置表冠腕表更多的是出于個人需求定制,而非作為解決特定問題的量產產品推向市場。
其實在早期,勞力士為特別人士提供定制服務是一件眾所周知的事情。一個典型的案例便是查理·卓別林于1945年定制的蠔式腕表Ref. 4453。據傳,這位以要求物品適配左撇子習慣著稱的傳奇演員,特別要求將表冠放置于左側,以便在佩戴時能夠用左手為其上鏈和調時。這款表在2013年由安帝古倫拍賣行拍賣時,原本估價僅約1萬美元,最終落槌價卻高達51,250美元。
如今,有些品牌仍在旗下產品線中保留了Destro表款。其中部分品牌(如沛納海和勞力士)源于歷史傳統,而另一些則更多是出于技術或人體工學考量。例如,泰格豪雅近來推出的摩納哥系列計時碼表就忠實延續了原版的左置表冠設計——這一特色源自1969年首款摩納哥腕表所搭載的Calibre 11機芯的布局。
而歐米茄的海馬Ploprof 1200米潛水表也是一款誕生即采用Destro設計的經典之作。它那肌肉感十足的潛水表殼搭配上左置表冠,專為避免水下作業時表冠硌傷潛水員手腕而打造。同樣是基于此種設計邏輯,西鐵城Promaster系列潛水表也多采用Destro結構。美國兒童腕表品牌Blok的創始人Niel Ferrier也曾強調左置表冠對于兒童腕表的必要性:“孩子們天生擁有驚人的搞破壞能力,因此將表冠轉移到不易觸碰的位置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
那么,表冠的位置究竟重不重要?實際上這要取決于多重因素,包括佩戴者習慣、手表屬性以及使用場景等等。首先,佩戴者的用手習慣具有一定影響:作為習慣左手佩戴腕表的右撇子,筆者佩戴傳統腕表并無大礙。但對于左撇子人士而言,傳統布局可能就會很別扭了;而如果你慣用右手卻在左腕佩戴Destro手表的話,那就更尷尬了。
對于左撇子或習慣右手佩戴腕表的人來說,左側表冠能夠提供最符合人體工程學的體驗。在工具腕表領域(尤其針對潛水員、飛行員或軍事專業人員),左置表冠也是一種實用的設計選擇,它可以規避表冠意外磕碰情況的發生。而脫離功能層面,左置表冠也已進化為一種設計宣言、歷史傳承符號與個性的象征。總之,無論是出于舒適性還是個性追求,表冠位置的意義都遠比表象更為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