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WC葡萄牙系列陀飛輪逆跳腕表將飛行陀飛輪的神奇、每月第一天自動歸首的 日期指針的邏輯以及7天動力儲備機芯的力量完美融合在一起。2015年,這枚獨一無二的時計以更為瑰麗的形象出現在人們眼前。IWC葡萄牙系列陀飛輪手動 上鏈腕表則一如既往,以其凌空飛舞的“旋風”吸引著無數精密腕表愛好者。
IWC葡萄牙系列創立75周年之際,IWC萬國表賦予了IWC葡萄牙系列陀飛輪逆跳腕表(型號:5046)更奢華迷人的外觀設計。 全新的拱形邊緣表鏡不僅讓這枚腕表顯得更加優雅,而且也更顯纖薄。同時表耳也從人體工程學角度進行了改進,使手腕較纖細的佩戴者更感舒適。此外,腕表還全 新搭配獨家訂制的Santoni鱷魚皮表帶——對IWC葡萄牙系列陀飛輪逆跳腕表來說,這是一件最合適不過的配飾。鉑金表款的表盤鍍銀,紅金款式則配以巖 灰色表盤。背面的透明藍寶石底蓋更添迷人魅力。由純紅金打造并飾有“Probus Scafusia”字樣精美浮雕的擺陀造型更修長且局部鏤空,觀者可以透過其一睹IWC萬國表51900型自制機芯的風采。
IWC葡萄牙系列陀飛輪逆跳腕表的表盤以順時針方向展示了IWC萬國表工藝史上的三座里程碑:“12點鐘”位置是1993年首度亮相的分鐘陀飛 輪;“3點鐘”位置是2000年問世的50000型自制機芯系列搭載的7天動力儲備顯示;而“6點鐘”和“9點鐘”之間則是逆跳日期顯示,2010年專門 為這款葡萄牙腕表而設計。
這枚在“12點鐘”位置凌空飛舞的陀飛輪不僅是該款腕表名字的來源,而且也賦予了它神秘的氣息。在鏡面拋光圓環內,陀飛輪成為整個表盤最引人注目 的焦點。它處于不斷飛行之中,也就是說,這項復雜裝置是以單面橋板固定的。一方面,它帶給我們一種幻覺——在深黑色背景的襯托下,擺陀似乎懸浮在一無所有 的空氣中,而另一方面,它使我們可以觀賞到“Tourbillon”——字面意思為“旋風”——的運作。最初,陀飛輪應用于懷表中,旨在消除擺輪和游絲構 成的擺動體系中因始終存在的重力誤差而引發的走時速率誤差。為此,人們將擺輪、叉桿和擒縱輪置于一個小框架里,并讓此框架每分鐘自轉一次。這項精巧裝置無 異于一件精美的藝術品,由82個零件組成,僅重0.635克——堪稱高級制表的一項曠世杰作,made in Schaffhausen。
IWC葡萄牙系列陀飛輪逆跳腕表將飛行陀飛輪的神奇、每月第一天自動歸首的 日期指針的邏輯以及7天動力儲備機芯的力量完美融合在一起。2015年,這枚獨一無二的時計以更為瑰麗的形象出現在人們眼前。IWC葡萄牙系列陀飛輪手動 上鏈腕表則一如既往,以其凌空飛舞的“旋風”吸引著無數精密腕表愛好者。
IWC葡萄牙系列創立75周年之際,IWC萬國表賦予了IWC葡萄牙系列陀飛輪逆跳腕表(型號:5046)更奢華迷人的外觀設計。 全新的拱形邊緣表鏡不僅讓這枚腕表顯得更加優雅,而且也更顯纖薄。同時表耳也從人體工程學角度進行了改進,使手腕較纖細的佩戴者更感舒適。此外,腕表還全 新搭配獨家訂制的Santoni鱷魚皮表帶——對IWC葡萄牙系列陀飛輪逆跳腕表來說,這是一件最合適不過的配飾。鉑金表款的表盤鍍銀,紅金款式則配以巖 灰色表盤。背面的透明藍寶石底蓋更添迷人魅力。由純紅金打造并飾有“Probus Scafusia”字樣精美浮雕的擺陀造型更修長且局部鏤空,觀者可以透過其一睹IWC萬國表51900型自制機芯的風采。
IWC葡萄牙系列陀飛輪逆跳腕表的表盤以順時針方向展示了IWC萬國表工藝史上的三座里程碑:“12點鐘”位置是1993年首度亮相的分鐘陀飛 輪;“3點鐘”位置是2000年問世的50000型自制機芯系列搭載的7天動力儲備顯示;而“6點鐘”和“9點鐘”之間則是逆跳日期顯示,2010年專門 為這款葡萄牙腕表而設計。
這枚在“12點鐘”位置凌空飛舞的陀飛輪不僅是該款腕表名字的來源,而且也賦予了它神秘的氣息。在鏡面拋光圓環內,陀飛輪成為整個表盤最引人注目 的焦點。它處于不斷飛行之中,也就是說,這項復雜裝置是以單面橋板固定的。一方面,它帶給我們一種幻覺——在深黑色背景的襯托下,擺陀似乎懸浮在一無所有 的空氣中,而另一方面,它使我們可以觀賞到“Tourbillon”——字面意思為“旋風”——的運作。最初,陀飛輪應用于懷表中,旨在消除擺輪和游絲構 成的擺動體系中因始終存在的重力誤差而引發的走時速率誤差。為此,人們將擺輪、叉桿和擒縱輪置于一個小框架里,并讓此框架每分鐘自轉一次。這項精巧裝置無 異于一件精美的藝術品,由82個零件組成,僅重0.635克——堪稱高級制表的一項曠世杰作,made in Schaffhau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