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世紀30年代,制表師約翰.哈里森將人類如何精確測量經度避免因導航失誤造成的多重海難的天文難題順利轉變為計時難題。已知所在地與出發地之間的時差可以計算出所在地的經度,并進一步將經度換算成船只在海上需要的各種定位數據。航海觀測表是航海史上的一大轉折點,也是現代鐘表史上不可忽略的歷程碑。在航海行進中,經驗豐富的船員通常需要用十分精密的航海觀測表在甲板上的不同地方執行航海觀測和定位。每到一個港口,海洋觀測表可以依據那個港口的時間站點來核對時間。
1940年朗坤除了與萬國、朗格一起為德國飛行員制造了震驚表壇的飛行員表,還應德國軍方要求,制造了海軍的航海觀測表。當年的所有設計和配置均由著名的漢堡德國海軍天文臺進行最終確認。其機芯的精確度和計時性均符合導航表和天文臺表的技術認證。朗坤的海軍系列的最大特點是采用了環保無毒活性夜光涂料Super-Luminova(簡稱SL),光照10-20分鐘,就可以在暗處發光8-10小時,使得該表時間在黑暗中同樣具有很高的辨識度。(部分表款為全字面夜光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