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達翡麗超級復雜功能計時系列5270G-001,簡介:男裝表;18k白金制造;Cal. CH 29-535 PS Q手動上煉機芯,附百達翡麗原廠優質印記(PP Seal);33石;時、分、小秒針、日期、月相、晝夜及閏年顯示,另有兩個位于12時的顯示窗,分別顯示:星期及月份(英文簡寫);萬年歷功能;中央大秒針(計時用),30分鐘計時秒表功能;銀白色(silvery-opaline)表面,立體黑色氧化白金棒狀時標,黑色氧化白金葉形(feuille)時分針,表面最外圈印有黑色路軌式秒計時刻度,3時至4時位置設有30分鐘計時表盤,8時至9時位置設有小三針表盤,6時位置則設有日期及月相顯示表盤,4時至5時之間設有圓點閏年周期顯示窗(1至4,4代表閏年),7時至8時之間設有圓點晝夜顯示窗(黑代表夜,白代表晝);近二時及四時位置表身設有方形按鈕,分別是:上(計時用,起動/停止)、下(計時用,歸零還原);圓形表身;藍寶石水晶鏡面;旋入式透明表底,并附有18k白金密底蓋及調整針;表徑41mm,厚12.4mm;30m深防水功能;啞黑色鱷魚皮表帶,18k白金Calatrava Cross折扣;2011年首次出售;暫時只設有白金5270G。
短評:萬年歷計時秒表一直以來都是百達翡麗最受歡迎的皇牌表種之一,無論腕表用家、收藏家或投資者均對該款手表趨之若鶩。自1941年開始,共有5個世代的萬年歷計時秒表面世,分別是1518系列(1941-1954)、2499系列(1951-1985)、3970/3971系列(1986-2004)、5970系列(2005-2010)及最新的5270系列。過往無論是3970或5970系列,百達翡麗均采用Nouvelle Lémania提供的機芯底板,由于Lémania早已被斯沃琪集團(Swatch Group)所收購,為免機芯供應受制于人,百達翡麗花了五年時間,成功開發有傳統計時功能的CH 29-535 PS手動上煉機芯,并立即用于2009年推出的女士腕表系列Lady First 7071計時秒表上。史上首枚萬年歷計時秒表是由百達翡麗所制造,為紀念這款復雜功能手表面世70周年(1941-2011),表廠研發部日夜趕工,最后花了兩年時間將182個零件的萬年歷模塊裝置在CH 29-535 PS手動上煉機芯內,并合成CH 29-535 PS Q全新萬年歷計時機芯。2011年瑞士巴塞爾表展,百達翡麗隆重推出使用這款自主研發機芯的5270系列(5270G)。和前任表款5970系列最大不同之處,是5270系列采用較簡約的表面設計,首先是它放棄了傳統測速計(tachometer or tachymeter)刻度;其次是小秒針表盤及30分鐘累計時表盤所在位置略低于表面的水平中心線,并采用簡單的黑白畫夜及閏年周期顯示方式,加上表徑較舊有的5970系列闊了1mm,令表面整體設計布局來得簡潔易讀。此外,對比過往5970系列采用的Lémania機芯,5270系列于機械零件制作方面已有不少重大改善,這些全新設計(最少6項自主研發專利設計)不但能減少零件間的磨損,更有助提升機芯的效率及可靠性。表面看來,5270系列各方面都較舊有5970系列出色,但筆者仍喜歡傳統設計的5970G多一些,加上手表已停產多年,投資價值顯然較最終產量未明的5270G優勝。2013年,5270G-001宣布停產,表廠改用全新表面設計的5270G-013及5270G-014接替,新表定價亦由最初的HK$1,474,400調低至HK$1,230,700。無論是5270或5970系列,百達翡麗萬年歷計時秒表是一款設計極為復雜的時計,加上產量不多,因此同樣極富投資及收藏價值。
新表定價(5270G-001):HK$1,474,400 (停產前之標準零售價)
新表定價(5270G-013 & 014):HK$1,230,700 (2014年10月18日之標準零售價)
二手估值:HK$800,000-$1,000,000 (2014年10月18日)
百達翡麗 Ref. 5270 腕表
萬年歷計時腕表 Ref. 5270:全新復雜功能腕表,綻放 70 年創新與傳統的深厚底蘊
盡管百達翡麗從 2009 年 11 月至 2010 年底一直專注于推出新款計時表,而現在的研發重點也有放在其他復雜功能上。不過,令廣大鐘表愛好者欣喜的是,計時表的年代并未結束。以新款 Ref. 5270 腕表為例,該腕表首次在完全由百達翡麗獨立研制、并于 2009 年全球發布的新款經典計時機芯的基礎上添加了萬年歷功能。
70 年前,即 1941 年,百達翡麗在其量產時計產品中添加了具備萬年歷功能的計時表。自那時起,他們便成為百達翡麗最受青睞的超級復雜功能表。這類表款需要整合兩種極為復雜的裝置,涉及大量手工環節,而且必須至臻完美,因此只有最富經驗的專業制表師才能完成。這就是百達翡麗復雜功能腕表產量極為有限的主要原因之一。新款 Ref. 5270 腕表亦是如此,它集合了鐘表鑒賞家對于一件未來收藏品期望獲得的所有特點和性能。
萬年歷計時腕表,彰顯百達翡麗精密時計的經典風格
就外觀而言,Ref. 5270 謹遵這類腕表最為著名的傳統之一:星期與月份顯示位于 12 時位置;指針式日期顯示與月相顯示位于 6 時位置;小秒針表盤位于 9 時位置;30 分鐘累積計時器則在 3 時位置。70 年來,這一直是百達翡麗萬年歷計時表的經典表盤布局。當然,有些特點還是令這款萬年歷計時表有別于之前的同類表款。小秒針表盤和 30 分鐘累積計時器的位置略低于表盤的水平中心線。日期顯示和輔助表盤之間有兩個微小的圓形顯示窗,左側為晝夜顯示窗,右側為閏年顯示窗。這款新型計時機芯采用星柱輪控制機制和水平離合器,藏于經典的百達翡麗表盤內,完全由這間位于日內瓦的制表工坊自行開發制造。
21 世紀的經典計時腕表
新型手動上弦計時機芯 CH 29-535 PS Q 添加了萬年歷功能,相比其他任何傳統計時機芯,擁有更多的創新優化功能。例如,雖然驅動輪、離合器和計時輪的咬合與分離仍以傳統方式進行,但與常規的三角形輪齒的區別是,這些齒輪采用重新計算獲得的專利鋸齒形狀,可減少磨損、提高效率,并防止齒尖碰撞。此外,齒輪的咬合程度并不通過常見的偏心輪進行調整,而是通過略呈偏心狀的拋光星柱輪圓頂蓋進行調整。拋光星柱輪圓頂蓋可以十分精確地確定離合桿在最外面一點的位置。其他優化功能包括自定義裝設在寶石軸承之間的小錘,同步離合制停桿與推進桿,以及分鐘計時器凸輪帶有槽口,以防齒輪在歸零時突然過度減速。憑借這六項正在申請專利的發明創造,新款機芯絕對是所有傳統計時機芯之中最先進的類型。同時用它來承載萬年歷裝置 - 這一百達翡麗最受歡迎的復雜功能之一,也是完美之選 。事實上,恒久歷(eternal calendar)裝置對于百達翡麗位于日內瓦的制表工坊而言具有十分特殊的意義。
歷久彌新的萬年歷
1925 年,百達翡麗創造出世上首枚萬年歷腕表:Ref. 97'975。這款腕表可以精準的顯示星期、月份以及日期,不論當月是 31 天還是 30 天,根據閏年周期還能顯示 2 月有 28 或 29 天。然而,直到 1941 年,也正好是 70 年之前,萬年歷表才進入常規生產階段。這些時計,即 Ref.1518,具備萬年歷計時功能,采用日期和月份顯示窗以及矩形按鈕,這與新款 Ref. 5270 腕表如出一轍。如今,該類功能腕表在國際拍賣會上不斷刷新著世界拍賣紀錄。
要想整合萬年歷裝置和CH 29-535 PS手動上弦計時機芯,就必須開發一種全新的機械歷法模塊。百達翡麗花費了兩年時間才將僅1.65毫米厚的、由傳統凸輪控制的日歷裝置(共182個部件)完美地匹配并植入到此計時機芯之中。因此,Ref. 5270的萬年歷裝置體現了百達翡麗在處理大推進桿、日期齒輪、日歷星輪、月歷星輪、閏年凸輪、推進桿彈簧、棘輪機構和程序齒輪等復雜部件的強大實力。此外,運轉輪系和萬年歷裝置中的許多精鋼部件之所以表現出眾,不僅是因為它們的精度,更是因為它們經過藝術加工之后,成為一件精美絕倫的杰作。這些部件展現出手工磨光的側緣、直紋表面以及經過精心倒角拋光處理的邊緣,而與扁平的45度斜面相對的是微微凸起的倒角,堪稱百達翡麗的典型細節之一。精鋼齒輪和小齒輪同樣經過精心處理:所有輪齒和齒葉均由工匠采用硬質木輪手工打磨處理。這道工序不僅僅是
為了美觀。經過拋光處理的表面能夠減少摩擦和磨損,從而更為有效地傳遞動能。Ref. 5270的所有者也許無法觀賞到這種為了確保可靠性能而需耗費大量精力的卓越工藝,因為它深藏于表盤下方。不過這種魅力需要數年,甚至數十年的歲月才能漸漸綻放,那時無論是腕表的擁有者還是繼承者都將體驗到它有升無減的價值潛力。
彰顯家族基因的表盤
恰逢首款萬年歷計時表誕生 70 周年之際,毋庸置疑百達翡麗自然希望推出一款承前啟后的腕表,淋漓展現原款時計的特點。這種家族基因在表盤 12 時位置的星期和月份顯示窗上表露無遺。6 時位置的指針式日期顯示整合了極為精確的月相顯示功能,每 122 年才會與真實的月球周期相差 1 天。左側小秒針表盤和右側的瞬跳 30 分鐘累積計時器略低于表盤的水平中心線:這是新款機芯的一大特點。與 70 年前一樣,標準時間采用黑色氧化金葉狀指針,這與 1941 年出品的 Ref. 1518 腕表如出一轍,而帶平衡砝碼的計時秒針則呈細長的柳葉狀。 黑色氧化處理的金質立體時標則框在軌道式分鐘刻度和計秒刻度之內。兩個微型圓形顯示窗––晝/夜顯示(7 時和 8 時之間)和閏年周期顯示(4 時和 5 時之間)成為現款萬年歷計時表的重要標志。可視直徑 32.4 毫米的銀白色表盤不僅擁有 11 個顯示功能,而且布局合理,清晰易讀,這充分證明了百達翡麗非凡的能力以及絕不妥協的時計設計理念。
經典華美的白金表殼傳承優良傳統
Ref. 5270 的表殼令精密復雜的 CH 29-535 PS Q 機芯和一目了然的表盤更顯高貴華麗。這款直徑 41 毫米的表殼與前作相比要大得多,盡顯大方得體。這款表殼由百達翡麗工場采用 18K 白金材質,以傳統的冷模壓技術制成,呈典型的三件式結構。實心白金板材放入高精度模具之中,利用大噸位重型壓機,高壓模鑄成形。冷模成形之后,制表師要花上大量時間對表冠、計時按鈕、調校按鈕和表帶栓的管孔進行加工處理,并對表殼進行修邊、精磨和鏡面拋光;經過這些工序之后,帶有凹形表圈和優雅的弧形表耳的表殼才算制作完成。18K 白金計時按鈕采用圓潤的矩形造型,與上世紀 40 和 50 年代的首款百達翡麗萬年歷計時表的計時按鈕極為相似。兩側略凹的表耳同樣受到這些早期表款的啟發。螺絲固定表底蓋上的藍寶石水晶透視窗則可以展現機械制表藝術最具魅力的某些部件:大尺寸 Gyromax 擺輪以及計時裝置的主要叉桿和齒輪。這些精美的機芯部件在運作時的優美姿態令人贊嘆不已。這款腕表搭配手工縫制的啞光黑鱷魚皮表帶,采用 18K 白金折疊式表扣。
細細品鑒新款 Ref. 5270 腕表,你會發現這款時計見證了百達翡麗 172 年的工藝傳統以及始于 70 年前的Ref. 1518 萬年歷計時表的歷史,無愧于經驗、技術和風格的完美結晶。
技術規格
超級復雜功能腕表 Ref. 5270 18K白金款式
萬年歷計時腕表
機芯: Caliber CH 29-535 PS Q
手動上弦機械機芯,星柱輪計時裝置、計時指針和30分鐘瞬跳累積計時器、小秒針表盤。萬年歷,帶有星期、月份、閏年和晝/夜顯示以及指針式日期顯示。月相顯示。
機芯直徑: 32 毫米
機芯厚度: 7 毫米(其中萬年歷裝置 1.65 毫米厚)
零件數量: 456 (其中萬年歷零件為 182 個)
寶石軸承數量: 33
動力儲備: 65 小時
擺輪: Gyromax®
頻率: 每小時 28,800 次半擺動(4 赫茲)
游絲: 寶璣游絲
功能: 雙位置表冠
– 原位:可上弦
– 拉出:可設定時間并暫停秒針
顯示: 中心時針和分針
中心計時指針(中軸大秒針)
輔助表盤:
– 30分鐘累積計時器位于3時和4時位置之間
– 小秒針表盤位于 8 時和 9 時位置之間
– 日期顯示位于6時位置
顯示窗:
– 星期和月份顯示位于12時位置下方的中軸
– 月相顯示位于6時位置
Continued 5
– 晝/夜顯示位于7時和8時之間
– 閏年周期顯示位于4時和5時之間
調校按鈕:
– 按鈕位于1時和2時之間,調校星期
– 按鈕位于12時和1時之間,調校月份
– 按鈕位于6時和7時之間,調校月相
– 按鈕位于11時和12時之間,調校日期
附贈采用黑檀木和18K白金制造的調試筆
計時按鈕: – 啟動/停止計時按鈕位于2時位置
– 計時歸零按鈕位于4時位置
質量印記: 百達翡麗印記
特征:
表殼: 18K白金表殼,藍寶石水晶,螺絲固定的藍寶石水晶透蓋
防水系數可達30米
表殼尺寸: 直徑:41毫米
厚度:12.40毫米
表耳間距:21毫米
表盤: 銀白色表盤
12 枚黑色氧化金質立體時標
黑色氧化金葉狀時針和分針
帶平衡砝碼的中心計時指針
輔助表盤,偏心設計,飾有圓形雕飾紋
- 8時和9時之間的小秒針盤,黑色氧化金葉狀指針
- 3時和4時位置之間的30分鐘累積計時器,黑色氧化金葉狀指針
表帶: 啞光黑色,方形鱗紋鱷魚皮,手工縫制,搭配18K白金折疊式表扣
百達翡麗超級復雜功能計時系列5270G-001,簡介:男裝表;18k白金制造;Cal. CH 29-535 PS Q手動上煉機芯,附百達翡麗原廠優質印記(PP Seal);33石;時、分、小秒針、日期、月相、晝夜及閏年顯示,另有兩個位于12時的顯示窗,分別顯示:星期及月份(英文簡寫);萬年歷功能;中央大秒針(計時用),30分鐘計時秒表功能;銀白色(silvery-opaline)表面,立體黑色氧化白金棒狀時標,黑色氧化白金葉形(feuille)時分針,表面最外圈印有黑色路軌式秒計時刻度,3時至4時位置設有30分鐘計時表盤,8時至9時位置設有小三針表盤,6時位置則設有日期及月相顯示表盤,4時至5時之間設有圓點閏年周期顯示窗(1至4,4代表閏年),7時至8時之間設有圓點晝夜顯示窗(黑代表夜,白代表晝);近二時及四時位置表身設有方形按鈕,分別是:上(計時用,起動/停止)、下(計時用,歸零還原);圓形表身;藍寶石水晶鏡面;旋入式透明表底,并附有18k白金密底蓋及調整針;表徑41mm,厚12.4mm;30m深防水功能;啞黑色鱷魚皮表帶,18k白金Calatrava Cross折扣;2011年首次出售;暫時只設有白金5270G。
短評:萬年歷計時秒表一直以來都是百達翡麗最受歡迎的皇牌表種之一,無論腕表用家、收藏家或投資者均對該款手表趨之若鶩。自1941年開始,共有5個世代的萬年歷計時秒表面世,分別是1518系列(1941-1954)、2499系列(1951-1985)、3970/3971系列(1986-2004)、5970系列(2005-2010)及最新的5270系列。過往無論是3970或5970系列,百達翡麗均采用Nouvelle Lémania提供的機芯底板,由于Lémania早已被斯沃琪集團(Swatch Group)所收購,為免機芯供應受制于人,百達翡麗花了五年時間,成功開發有傳統計時功能的CH 29-535 PS手動上煉機芯,并立即用于2009年推出的女士腕表系列Lady First 7071計時秒表上。史上首枚萬年歷計時秒表是由百達翡麗所制造,為紀念這款復雜功能手表面世70周年(1941-2011),表廠研發部日夜趕工,最后花了兩年時間將182個零件的萬年歷模塊裝置在CH 29-535 PS手動上煉機芯內,并合成CH 29-535 PS Q全新萬年歷計時機芯。2011年瑞士巴塞爾表展,百達翡麗隆重推出使用這款自主研發機芯的5270系列(5270G)。和前任表款5970系列最大不同之處,是5270系列采用較簡約的表面設計,首先是它放棄了傳統測速計(tachometer or tachymeter)刻度;其次是小秒針表盤及30分鐘累計時表盤所在位置略低于表面的水平中心線,并采用簡單的黑白畫夜及閏年周期顯示方式,加上表徑較舊有的5970系列闊了1mm,令表面整體設計布局來得簡潔易讀。此外,對比過往5970系列采用的Lémania機芯,5270系列于機械零件制作方面已有不少重大改善,這些全新設計(最少6項自主研發專利設計)不但能減少零件間的磨損,更有助提升機芯的效率及可靠性。表面看來,5270系列各方面都較舊有5970系列出色,但筆者仍喜歡傳統設計的5970G多一些,加上手表已停產多年,投資價值顯然較最終產量未明的5270G優勝。2013年,5270G-001宣布停產,表廠改用全新表面設計的5270G-013及5270G-014接替,新表定價亦由最初的HK$1,474,400調低至HK$1,230,700。無論是5270或5970系列,百達翡麗萬年歷計時秒表是一款設計極為復雜的時計,加上產量不多,因此同樣極富投資及收藏價值。
新表定價(5270G-001):HK$1,474,400 (停產前之標準零售價)
新表定價(5270G-013 & 014):HK$1,230,700 (2014年10月18日之標準零售價)
二手估值:HK$800,000-$1,000,000 (2014年10月18日)
百達翡麗 Ref. 5270 腕表
萬年歷計時腕表 Ref. 5270:全新復雜功能腕表,綻放 70 年創新與傳統的深厚底蘊
盡管百達翡麗從 2009 年 11 月至 2010 年底一直專注于推出新款計時表,而現在的研發重點也有放在其他復雜功能上。不過,令廣大鐘表愛好者欣喜的是,計時表的年代并未結束。以新款 Ref. 5270 腕表為例,該腕表首次在完全由百達翡麗獨立研制、并于 2009 年全球發布的新款經典計時機芯的基礎上添加了萬年歷功能。
70 年前,即 1941 年,百達翡麗在其量產時計產品中添加了具備萬年歷功能的計時表。自那時起,他們便成為百達翡麗最受青睞的超級復雜功能表。這類表款需要整合兩種極為復雜的裝置,涉及大量手工環節,而且必須至臻完美,因此只有最富經驗的專業制表師才能完成。這就是百達翡麗復雜功能腕表產量極為有限的主要原因之一。新款 Ref. 5270 腕表亦是如此,它集合了鐘表鑒賞家對于一件未來收藏品期望獲得的所有特點和性能。
萬年歷計時腕表,彰顯百達翡麗精密時計的經典風格
就外觀而言,Ref. 5270 謹遵這類腕表最為著名的傳統之一:星期與月份顯示位于 12 時位置;指針式日期顯示與月相顯示位于 6 時位置;小秒針表盤位于 9 時位置;30 分鐘累積計時器則在 3 時位置。70 年來,這一直是百達翡麗萬年歷計時表的經典表盤布局。當然,有些特點還是令這款萬年歷計時表有別于之前的同類表款。小秒針表盤和 30 分鐘累積計時器的位置略低于表盤的水平中心線。日期顯示和輔助表盤之間有兩個微小的圓形顯示窗,左側為晝夜顯示窗,右側為閏年顯示窗。這款新型計時機芯采用星柱輪控制機制和水平離合器,藏于經典的百達翡麗表盤內,完全由這間位于日內瓦的制表工坊自行開發制造。
21 世紀的經典計時腕表
新型手動上弦計時機芯 CH 29-535 PS Q 添加了萬年歷功能,相比其他任何傳統計時機芯,擁有更多的創新優化功能。例如,雖然驅動輪、離合器和計時輪的咬合與分離仍以傳統方式進行,但與常規的三角形輪齒的區別是,這些齒輪采用重新計算獲得的專利鋸齒形狀,可減少磨損、提高效率,并防止齒尖碰撞。此外,齒輪的咬合程度并不通過常見的偏心輪進行調整,而是通過略呈偏心狀的拋光星柱輪圓頂蓋進行調整。拋光星柱輪圓頂蓋可以十分精確地確定離合桿在最外面一點的位置。其他優化功能包括自定義裝設在寶石軸承之間的小錘,同步離合制停桿與推進桿,以及分鐘計時器凸輪帶有槽口,以防齒輪在歸零時突然過度減速。憑借這六項正在申請專利的發明創造,新款機芯絕對是所有傳統計時機芯之中最先進的類型。同時用它來承載萬年歷裝置 - 這一百達翡麗最受歡迎的復雜功能之一,也是完美之選 。事實上,恒久歷(eternal calendar)裝置對于百達翡麗位于日內瓦的制表工坊而言具有十分特殊的意義。
歷久彌新的萬年歷
1925 年,百達翡麗創造出世上首枚萬年歷腕表:Ref. 97'975。這款腕表可以精準的顯示星期、月份以及日期,不論當月是 31 天還是 30 天,根據閏年周期還能顯示 2 月有 28 或 29 天。然而,直到 1941 年,也正好是 70 年之前,萬年歷表才進入常規生產階段。這些時計,即 Ref.1518,具備萬年歷計時功能,采用日期和月份顯示窗以及矩形按鈕,這與新款 Ref. 5270 腕表如出一轍。如今,該類功能腕表在國際拍賣會上不斷刷新著世界拍賣紀錄。
要想整合萬年歷裝置和CH 29-535 PS手動上弦計時機芯,就必須開發一種全新的機械歷法模塊。百達翡麗花費了兩年時間才將僅1.65毫米厚的、由傳統凸輪控制的日歷裝置(共182個部件)完美地匹配并植入到此計時機芯之中。因此,Ref. 5270的萬年歷裝置體現了百達翡麗在處理大推進桿、日期齒輪、日歷星輪、月歷星輪、閏年凸輪、推進桿彈簧、棘輪機構和程序齒輪等復雜部件的強大實力。此外,運轉輪系和萬年歷裝置中的許多精鋼部件之所以表現出眾,不僅是因為它們的精度,更是因為它們經過藝術加工之后,成為一件精美絕倫的杰作。這些部件展現出手工磨光的側緣、直紋表面以及經過精心倒角拋光處理的邊緣,而與扁平的45度斜面相對的是微微凸起的倒角,堪稱百達翡麗的典型細節之一。精鋼齒輪和小齒輪同樣經過精心處理:所有輪齒和齒葉均由工匠采用硬質木輪手工打磨處理。這道工序不僅僅是
為了美觀。經過拋光處理的表面能夠減少摩擦和磨損,從而更為有效地傳遞動能。Ref. 5270的所有者也許無法觀賞到這種為了確保可靠性能而需耗費大量精力的卓越工藝,因為它深藏于表盤下方。不過這種魅力需要數年,甚至數十年的歲月才能漸漸綻放,那時無論是腕表的擁有者還是繼承者都將體驗到它有升無減的價值潛力。
彰顯家族基因的表盤
恰逢首款萬年歷計時表誕生 70 周年之際,毋庸置疑百達翡麗自然希望推出一款承前啟后的腕表,淋漓展現原款時計的特點。這種家族基因在表盤 12 時位置的星期和月份顯示窗上表露無遺。6 時位置的指針式日期顯示整合了極為精確的月相顯示功能,每 122 年才會與真實的月球周期相差 1 天。左側小秒針表盤和右側的瞬跳 30 分鐘累積計時器略低于表盤的水平中心線:這是新款機芯的一大特點。與 70 年前一樣,標準時間采用黑色氧化金葉狀指針,這與 1941 年出品的 Ref. 1518 腕表如出一轍,而帶平衡砝碼的計時秒針則呈細長的柳葉狀。 黑色氧化處理的金質立體時標則框在軌道式分鐘刻度和計秒刻度之內。兩個微型圓形顯示窗––晝/夜顯示(7 時和 8 時之間)和閏年周期顯示(4 時和 5 時之間)成為現款萬年歷計時表的重要標志。可視直徑 32.4 毫米的銀白色表盤不僅擁有 11 個顯示功能,而且布局合理,清晰易讀,這充分證明了百達翡麗非凡的能力以及絕不妥協的時計設計理念。
經典華美的白金表殼傳承優良傳統
Ref. 5270 的表殼令精密復雜的 CH 29-535 PS Q 機芯和一目了然的表盤更顯高貴華麗。這款直徑 41 毫米的表殼與前作相比要大得多,盡顯大方得體。這款表殼由百達翡麗工場采用 18K 白金材質,以傳統的冷模壓技術制成,呈典型的三件式結構。實心白金板材放入高精度模具之中,利用大噸位重型壓機,高壓模鑄成形。冷模成形之后,制表師要花上大量時間對表冠、計時按鈕、調校按鈕和表帶栓的管孔進行加工處理,并對表殼進行修邊、精磨和鏡面拋光;經過這些工序之后,帶有凹形表圈和優雅的弧形表耳的表殼才算制作完成。18K 白金計時按鈕采用圓潤的矩形造型,與上世紀 40 和 50 年代的首款百達翡麗萬年歷計時表的計時按鈕極為相似。兩側略凹的表耳同樣受到這些早期表款的啟發。螺絲固定表底蓋上的藍寶石水晶透視窗則可以展現機械制表藝術最具魅力的某些部件:大尺寸 Gyromax 擺輪以及計時裝置的主要叉桿和齒輪。這些精美的機芯部件在運作時的優美姿態令人贊嘆不已。這款腕表搭配手工縫制的啞光黑鱷魚皮表帶,采用 18K 白金折疊式表扣。
細細品鑒新款 Ref. 5270 腕表,你會發現這款時計見證了百達翡麗 172 年的工藝傳統以及始于 70 年前的Ref. 1518 萬年歷計時表的歷史,無愧于經驗、技術和風格的完美結晶。
技術規格
超級復雜功能腕表 Ref. 5270 18K白金款式
萬年歷計時腕表
機芯: Caliber CH 29-535 PS Q
手動上弦機械機芯,星柱輪計時裝置、計時指針和30分鐘瞬跳累積計時器、小秒針表盤。萬年歷,帶有星期、月份、閏年和晝/夜顯示以及指針式日期顯示。月相顯示。
機芯直徑: 32 毫米
機芯厚度: 7 毫米(其中萬年歷裝置 1.65 毫米厚)
零件數量: 456 (其中萬年歷零件為 182 個)
寶石軸承數量: 33
動力儲備: 65 小時
擺輪: Gyromax®
頻率: 每小時 28,800 次半擺動(4 赫茲)
游絲: 寶璣游絲
功能: 雙位置表冠
– 原位:可上弦
– 拉出:可設定時間并暫停秒針
顯示: 中心時針和分針
中心計時指針(中軸大秒針)
輔助表盤:
– 30分鐘累積計時器位于3時和4時位置之間
– 小秒針表盤位于 8 時和 9 時位置之間
– 日期顯示位于6時位置
顯示窗:
– 星期和月份顯示位于12時位置下方的中軸
– 月相顯示位于6時位置
Continued 5
– 晝/夜顯示位于7時和8時之間
– 閏年周期顯示位于4時和5時之間
調校按鈕:
– 按鈕位于1時和2時之間,調校星期
– 按鈕位于12時和1時之間,調校月份
– 按鈕位于6時和7時之間,調校月相
– 按鈕位于11時和12時之間,調校日期
附贈采用黑檀木和18K白金制造的調試筆
計時按鈕: – 啟動/停止計時按鈕位于2時位置
– 計時歸零按鈕位于4時位置
質量印記: 百達翡麗印記
特征:
表殼: 18K白金表殼,藍寶石水晶,螺絲固定的藍寶石水晶透蓋
防水系數可達30米
表殼尺寸: 直徑:41毫米
厚度:12.40毫米
表耳間距:21毫米
表盤: 銀白色表盤
12 枚黑色氧化金質立體時標
黑色氧化金葉狀時針和分針
帶平衡砝碼的中心計時指針
輔助表盤,偏心設計,飾有圓形雕飾紋
- 8時和9時之間的小秒針盤,黑色氧化金葉狀指針
- 3時和4時位置之間的30分鐘累積計時器,黑色氧化金葉狀指針
表帶: 啞光黑色,方形鱗紋鱷魚皮,手工縫制,搭配18K白金折疊式表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