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達翡麗復雜功能時計系列5180/1G-001
簡介:男裝表;18k白金制造;Cal. 240 SQU自動上煉機芯,經鍍銠加工(增加光亮度),附百達翡麗原廠優質印記(PP Seal);27石;時、分顯示;鏤空表面設計,機芯外圍12條鍍銠支架,可用作小時刻度,藍色鋼制葉形時分針;圓形表身;藍寶石水晶鏡面;按入式透明底蓋;表徑39mm,厚6.65mm;30m深防水; 18k白金短鏈表帶(small-linked gold bracelet)連雙折式表扣(蝴蝶扣);
機芯:超薄自動上弦鏤空機械機芯 240 SQU;22K 金偏心迷你擺陀;手工雕飾鏤空機芯;直徑:27.5 毫米,厚度:2.53 毫米;寶石:27,夾板:6,零件數:159;擺輪:Gyromax®,每小時擺次:21,600(3 赫茲);動力儲存:至少48小時;專利號:CH 595 653
短評:自從鐘表制造技術出現以后,時計內各種相連交錯的齒輪、杠桿、游絲和發條等零件,總令人一見難忘。為了吸引大眾目光,那些天才橫溢的制表大師,不斷花盡心思去研究怎樣將機芯中各部零件的運作姿態呈現在公眾面前,這便是鏤空藝術的起源。早在二百多年前的懷表時代,鏤空機芯技術已經出現,可惜受制于當時金屬冶煉及切割技術仍未成熟,加上制作工序又過于繁復耗時,令鏤空懷表只能成為極少數富裕人士的玩意。隨者時間過去,制作技術日趨進步,到了1960年代,鏤空腕表開始普及起來,然而百達翡麗要到1981年才推出多款量產鏤空腕表及懷表系列,當中大部份更是手動上煉設計,采用自動上煉機芯的就只有3878系列。
一般來說,只要簡單地將機芯結構暴露于表盤上,便可稱為鏤空腕表,部份鐘表學家對此定義有更高要求,他們認為被鏤空的機芯如未經過華麗精致的雕琢修飾,便不能展現這類手表所追求的美學極至境界,因此算不上是一枚完美無瑕的鏤空腕表。由于鏤空和雕花工序必須經由人手完成,每枚鏤空腕表難免會有一些細微差異,就算由同一制表匠設計及生產的同款鏤空腕表,在某些細節上也不盡相同。 這種獨一無二的特性,為鏤空腕表帶來更多藝術色彩及潛藏價值;此外,出色的手控機雕大師屈指可數,能做出細膩飾紋的高級雕花機器,數量也不多,工藝技術上的局限,理應令鏤空腕表變得奇貨可居,身價大漲,但奇怪是自2000年起,百達翡麗停止了所有鏤空腕表的生產,直至2008年巴塞爾表展,品牌才重推全新鏤空腕表系列5180/1G。筆者估計是由于近年流行簡約設計,標榜金雕玉琢的鏤空腕表有點不合時宜,加上制表匠每每為了突出鏤空機芯的通透感,反而犧牲了指針和表盤的視覺對比度,部份表款更缺乏明確刻度設計,令鏤空腕表的實用性大打折扣,從而影響到這類手表的需求。總括來說,5180/1G年產數量雖然極少,但需求亦不覺很多,叫好不叫座非但影響此表的二手成交,亦令5180/1G未來升值潛力存在一些不確定性。
新表定價:HK$730,800 (2015年8月17日之標準零售價)
二手估值:HK$520,000-$650,000 (2014年4月6日)
2008 年巴塞爾國際鐘表珠寶展
百達翡麗,日內瓦
2008 年 4 月
百達翡麗 Ref. 5180/1
玲瓏剔透的藝術
自鐘表出現之日起,人們就一直為時計中齒輪、拉桿和彈簧之間的相互作用而著迷。因此,才華橫溢的制表師會樂于展示其作品內部的精彩舞姿,這非但不足為奇,反倒深受客戶青睞。這就是鏤空透視技術的起源,一種旨在不斷挑戰機械極限,把基板、夾板和上擺夾鏤通的高超藝術。百達翡麗 Ref. 5180/1 腕表以超越鏤空透視腕表理念的全新方式,向這種精致的藝術致敬。
全鏤空鍍銠機芯首度出場
百達翡麗憑借 Ref. 5180/1 腕表為傳統手工藝鑒賞家帶來又一款計時精品,這款鏤空透視腕表,采用超薄 calibre 240 機芯,自動上弦,機芯基板上裝有一枚 22K 金迷你擺陀。這款腕表不但擁有令人怦然心動的奢華配置,還將帶領用戶進入時、分、秒組成的奇妙微觀世界,去揭開時間那神秘莫測的面紗。然而,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窮極無限的耐心、非比尋常的藝術才華和超凡極致的工藝水平。
為雕刻出一個令人震撼的透視結構,即使是完全鏤空上擺夾也要花上數個小時,而在發條盒夾板、基板、主發條盒兩側以及這款腕表眾多其它部件上作雕通處理更是需要數個星期才能完成。然而這還遠遠不夠,各種部件還需添加優美的雕花飾紋,以突現其華美,使入射光沿拋光斜面翩翩起舞。實際上,這就是不斷旋轉的黃銅齒輪上演芭蕾的幻彩舞臺。“Patek Philippe Genève”字樣以手工雕花的形式刻在鏤空夾板上主發條盒的環形透視孔周圍,令 Ref. 5180/1 腕表的純美更加彰顯無遺。這個透視孔配有手工繪制的 Calatrava 十字星圖案,其細節表現得淋漓盡致。上弦自動陀的懸掛系統本身就是花飾藝術的精品。除少數幾個呈優美弧形的支桿外,夾板幾乎全部鏤空。支桿之下擺動著的鍍銠金質迷你擺陀兩側雕有阿拉伯圖飾。
極簡藝術
為突出鏤空透視處理的 calibre 240 機芯的精致外觀和超薄構造,百達翡麗憑借 Ref. 5180/1 腕表又在技術上向前邁出一步。39 毫米直徑的白金表殼同樣經過最大程度的精簡處理。表盤側采用淺弧形水晶表鏡,另一側則以藍寶石水晶玻璃透蓋密封。18K 白金的表殼襯圈也進行了鏤空處理,只剩下 12 個充當時標的放射條。為突顯這款極品腕表的藝術魅力,位于表殼襯圈下方的藍寶石水晶玻璃透蓋邊緣已染成藍色。迷人的靛藍色調與鏤空機芯的銀色光澤、金色黃銅齒輪和明亮的紅寶石形成鮮明對比,更顯超凡魅力。
收藏家要耐心等待
Ref. 5180/1 腕表并非特別限量版,而是百達翡麗不斷增加的”杰出腕表”系列中的極品。然而,由于制作此類腕表需要很長的時間和極高的手工技藝,因此該表每年的產量十分有限。此外,由于鏤空和雕花工序全部手工完成,因此各枚腕表之間會有細微差異,使每只表都獨一無二。這一點,更令百達翡麗獨特腕表收藏者趨之若鶩。
技術規格
Ref. 5180/1 鏤空透視腕表,18K白金
機芯 Caliber 240 SQU
超薄自動上弦機械機芯,鍍銠,經手工鏤空、雕花和表面處理
機芯直徑: 27.50毫米
機芯厚度: 2.53毫米
零件數量: 159
寶石數量: 27
動力儲存: 可達48小時
上弦自動盤: 嵌入式22K金迷你擺陀,鍍銠, 單向上弦
擺輪: Gyromax
頻率: 每小時21,600半擺次(3赫茲)
擺輪游絲: 平卷游絲
表冠功能: 雙位置表冠
- 拉出:設定時間
- 推入:上弦
顯示: 時針、分針
藍鋼葉狀的時針和分針
特征
表殼: 18K白金
18K白金鏤空表殼襯圈
藍色邊緣的按扣式藍寶石水晶玻璃透蓋
防水性能可達3個大氣壓
尺寸: 直徑:39毫米
厚度:6.65毫米
表耳間距:20毫米
表盤: 鏤空表殼襯圈,帶放射條時標;鏤空部分顯示出藍寶石水晶玻璃`
底蓋的藍色邊緣
藍色葉形時針和分針
手鐲表帶: 百達翡麗 18K 白金柔順鏈帶, 18K 金折疊表扣,刻有 “Patek
Philippe Genève”字樣
百達翡麗復雜功能時計系列5180/1G-001
簡介:男裝表;18k白金制造;Cal. 240 SQU自動上煉機芯,經鍍銠加工(增加光亮度),附百達翡麗原廠優質印記(PP Seal);27石;時、分顯示;鏤空表面設計,機芯外圍12條鍍銠支架,可用作小時刻度,藍色鋼制葉形時分針;圓形表身;藍寶石水晶鏡面;按入式透明底蓋;表徑39mm,厚6.65mm;30m深防水; 18k白金短鏈表帶(small-linked gold bracelet)連雙折式表扣(蝴蝶扣);
機芯:超薄自動上弦鏤空機械機芯 240 SQU;22K 金偏心迷你擺陀;手工雕飾鏤空機芯;直徑:27.5 毫米,厚度:2.53 毫米;寶石:27,夾板:6,零件數:159;擺輪:Gyromax®,每小時擺次:21,600(3 赫茲);動力儲存:至少48小時;專利號:CH 595 653
短評:自從鐘表制造技術出現以后,時計內各種相連交錯的齒輪、杠桿、游絲和發條等零件,總令人一見難忘。為了吸引大眾目光,那些天才橫溢的制表大師,不斷花盡心思去研究怎樣將機芯中各部零件的運作姿態呈現在公眾面前,這便是鏤空藝術的起源。早在二百多年前的懷表時代,鏤空機芯技術已經出現,可惜受制于當時金屬冶煉及切割技術仍未成熟,加上制作工序又過于繁復耗時,令鏤空懷表只能成為極少數富裕人士的玩意。隨者時間過去,制作技術日趨進步,到了1960年代,鏤空腕表開始普及起來,然而百達翡麗要到1981年才推出多款量產鏤空腕表及懷表系列,當中大部份更是手動上煉設計,采用自動上煉機芯的就只有3878系列。
一般來說,只要簡單地將機芯結構暴露于表盤上,便可稱為鏤空腕表,部份鐘表學家對此定義有更高要求,他們認為被鏤空的機芯如未經過華麗精致的雕琢修飾,便不能展現這類手表所追求的美學極至境界,因此算不上是一枚完美無瑕的鏤空腕表。由于鏤空和雕花工序必須經由人手完成,每枚鏤空腕表難免會有一些細微差異,就算由同一制表匠設計及生產的同款鏤空腕表,在某些細節上也不盡相同。 這種獨一無二的特性,為鏤空腕表帶來更多藝術色彩及潛藏價值;此外,出色的手控機雕大師屈指可數,能做出細膩飾紋的高級雕花機器,數量也不多,工藝技術上的局限,理應令鏤空腕表變得奇貨可居,身價大漲,但奇怪是自2000年起,百達翡麗停止了所有鏤空腕表的生產,直至2008年巴塞爾表展,品牌才重推全新鏤空腕表系列5180/1G。筆者估計是由于近年流行簡約設計,標榜金雕玉琢的鏤空腕表有點不合時宜,加上制表匠每每為了突出鏤空機芯的通透感,反而犧牲了指針和表盤的視覺對比度,部份表款更缺乏明確刻度設計,令鏤空腕表的實用性大打折扣,從而影響到這類手表的需求。總括來說,5180/1G年產數量雖然極少,但需求亦不覺很多,叫好不叫座非但影響此表的二手成交,亦令5180/1G未來升值潛力存在一些不確定性。
新表定價:HK$730,800 (2015年8月17日之標準零售價)
二手估值:HK$520,000-$650,000 (2014年4月6日)
2008 年巴塞爾國際鐘表珠寶展
百達翡麗,日內瓦
2008 年 4 月
百達翡麗 Ref. 5180/1
玲瓏剔透的藝術
自鐘表出現之日起,人們就一直為時計中齒輪、拉桿和彈簧之間的相互作用而著迷。因此,才華橫溢的制表師會樂于展示其作品內部的精彩舞姿,這非但不足為奇,反倒深受客戶青睞。這就是鏤空透視技術的起源,一種旨在不斷挑戰機械極限,把基板、夾板和上擺夾鏤通的高超藝術。百達翡麗 Ref. 5180/1 腕表以超越鏤空透視腕表理念的全新方式,向這種精致的藝術致敬。
全鏤空鍍銠機芯首度出場
百達翡麗憑借 Ref. 5180/1 腕表為傳統手工藝鑒賞家帶來又一款計時精品,這款鏤空透視腕表,采用超薄 calibre 240 機芯,自動上弦,機芯基板上裝有一枚 22K 金迷你擺陀。這款腕表不但擁有令人怦然心動的奢華配置,還將帶領用戶進入時、分、秒組成的奇妙微觀世界,去揭開時間那神秘莫測的面紗。然而,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窮極無限的耐心、非比尋常的藝術才華和超凡極致的工藝水平。
為雕刻出一個令人震撼的透視結構,即使是完全鏤空上擺夾也要花上數個小時,而在發條盒夾板、基板、主發條盒兩側以及這款腕表眾多其它部件上作雕通處理更是需要數個星期才能完成。然而這還遠遠不夠,各種部件還需添加優美的雕花飾紋,以突現其華美,使入射光沿拋光斜面翩翩起舞。實際上,這就是不斷旋轉的黃銅齒輪上演芭蕾的幻彩舞臺。“Patek Philippe Genève”字樣以手工雕花的形式刻在鏤空夾板上主發條盒的環形透視孔周圍,令 Ref. 5180/1 腕表的純美更加彰顯無遺。這個透視孔配有手工繪制的 Calatrava 十字星圖案,其細節表現得淋漓盡致。上弦自動陀的懸掛系統本身就是花飾藝術的精品。除少數幾個呈優美弧形的支桿外,夾板幾乎全部鏤空。支桿之下擺動著的鍍銠金質迷你擺陀兩側雕有阿拉伯圖飾。
極簡藝術
為突出鏤空透視處理的 calibre 240 機芯的精致外觀和超薄構造,百達翡麗憑借 Ref. 5180/1 腕表又在技術上向前邁出一步。39 毫米直徑的白金表殼同樣經過最大程度的精簡處理。表盤側采用淺弧形水晶表鏡,另一側則以藍寶石水晶玻璃透蓋密封。18K 白金的表殼襯圈也進行了鏤空處理,只剩下 12 個充當時標的放射條。為突顯這款極品腕表的藝術魅力,位于表殼襯圈下方的藍寶石水晶玻璃透蓋邊緣已染成藍色。迷人的靛藍色調與鏤空機芯的銀色光澤、金色黃銅齒輪和明亮的紅寶石形成鮮明對比,更顯超凡魅力。
收藏家要耐心等待
Ref. 5180/1 腕表并非特別限量版,而是百達翡麗不斷增加的”杰出腕表”系列中的極品。然而,由于制作此類腕表需要很長的時間和極高的手工技藝,因此該表每年的產量十分有限。此外,由于鏤空和雕花工序全部手工完成,因此各枚腕表之間會有細微差異,使每只表都獨一無二。這一點,更令百達翡麗獨特腕表收藏者趨之若鶩。
技術規格
Ref. 5180/1 鏤空透視腕表,18K白金
機芯 Caliber 240 SQU
超薄自動上弦機械機芯,鍍銠,經手工鏤空、雕花和表面處理
機芯直徑: 27.50毫米
機芯厚度: 2.53毫米
零件數量: 159
寶石數量: 27
動力儲存: 可達48小時
上弦自動盤: 嵌入式22K金迷你擺陀,鍍銠, 單向上弦
擺輪: Gyromax
頻率: 每小時21,600半擺次(3赫茲)
擺輪游絲: 平卷游絲
表冠功能: 雙位置表冠
- 拉出:設定時間
- 推入:上弦
顯示: 時針、分針
藍鋼葉狀的時針和分針
特征
表殼: 18K白金
18K白金鏤空表殼襯圈
藍色邊緣的按扣式藍寶石水晶玻璃透蓋
防水性能可達3個大氣壓
尺寸: 直徑:39毫米
厚度:6.65毫米
表耳間距:20毫米
表盤: 鏤空表殼襯圈,帶放射條時標;鏤空部分顯示出藍寶石水晶玻璃`
底蓋的藍色邊緣
藍色葉形時針和分針
手鐲表帶: 百達翡麗 18K 白金柔順鏈帶, 18K 金折疊表扣,刻有 “Patek
Philippe Genève”字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