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魯森斯登號」于1926年在德國建造,原名為帕多瓦(Padua)。1946年,這四桅帆船獻給蘇聯作為戰爭賠償,并成為蘇聯波羅的航海艦隊的船艦。為了紀念 19世紀在波羅的海的德國探險家Adam Johann Krusenstern為俄軍服務,因而改名為「克魯森斯登號」。「克魯森斯登號」完成了許多任務、旅程和服務,現時主要是作為一艘訓練船。
為了準確地描繪船艦的外觀,雅典表采用復雜精細的掐絲琺瑯技術 ── 一門深受制表商和收藏家重視的工藝。此制作方法,琺瑯需要混合不同的金屬氧化物及相應的份量,提煉出不透明或半透明的色調,但其混合成份的程序配比一般屬于商業機密。每個色塊都由一條纖細的金線明顯地分隔著;需要超過 500毫米長的金線來制作勾勒輪廓的色塊。每個琺瑯表盤需要花上50小時制表師的專業技術和26個工序才可完成。
40 毫米直徑的《克魯森斯登號》琺瑯表盤上捕捉了如臨海般的景致。藍天碧海、乘風破浪、「克魯森斯登號」強勁地在水中前進,雪白色的船帆掛在桅桿上在微風中航行,展現王者風范,盡顯超凡的藝術技巧。由手工制作的 18K玫瑰金和白金表款,搭載UN-815自動上鏈機芯。腕表提供瑞士官方天文臺認證COSC,42小時動力儲備,防水深度達 50米。
雅典表很高興能為Classico鎏金腕表系列帶來又一枚極具吸引力的琺瑯腕表,亦同時向「克魯森斯登號」表示敬意,貫徹雅典表保留傳統及塑造未來制表技術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