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出兩款最好的高珀富斯手表來,然后將它們合二為一,我們便得到了本篇文章的主角——GMT Quadruple Tourbillon腕表。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感覺,每當討論高珀富斯家的作品時,我們看到的都是一種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制表水準,甚至可以說,它是獨一無二的。這一全新的GMT Quadruple Tourbillon限量版腕表總共有66枚,同時品牌還推出了11枚白金限量版,售價為78萬瑞郎。
可以說,這是這家位于瑞士拉紹德封、僅有15年歷史的超高級制表品牌旗下最受推崇的一款作品了。打從第一天開始,Robert Greubel和Stephen Forsey就將自家門檻定的非常之高,也因此,在技術和打磨方面,該品牌的作品都可堪稱是登峰造極的。這些復雜的造物是如此的卓越,如此的令人印象深刻,以至于我們都明白:最近自己是真的膨脹了,連高珀富斯都敢點進來看一看了。
當制表商們發現正常的擺輪和游絲會受到重力的影響時,寶璣站了出來決心解決這個問題,于是他發明了陀飛輪:一種放置于旋轉籠框內的調速機構,通常以一分鐘的速率自轉。當擒縱機構開始旋轉起來的時候,重力便無法對固定位置施加力,零件的方位誤差綜合起來,互相抵消,從而在最大程度上的降低了因重力而產生的誤差。這種設計對于懷表或其它任何座鐘來說都是完美的,因為二者絕大部分時間都是處于靜止狀態的,重力總是會在同一個方向對其產生影響。但是對于手表來說,由于會跟隨佩戴者的手腕不斷變換位置,所以除了摘下放在枕邊的夜晚之外,重力于它總是變換著角度。因此,除了外觀上能夠加分之外,一個普通的陀飛輪在手表身上并不會有多少實際的意義。
一個陀飛輪可以消除靜態時鐘上的重力誤差,那么在手表上多放幾個陀飛輪就顯得很有意義了,尤其是當之處于不同的傾斜度時,便可以更好的對重力效應進行抵消,而這便是這款Quadruple Tourbillon的設計想法。Robert Greubel和Stephen Forsey在他們之前所發明的Double Tourbillon 30°腕表的基礎上創造了這款聽起來就很復雜的作品。在這款表身上,他們將一分鐘速率的陀飛輪籠框放置在了四分鐘速率旋轉的籠框當中。兩個相似的雙重陀飛輪機制通過球面差速器相連接,由此對其中的振蕩器進行平均化,進而提高計時精度。
再加上美麗的GMT顯示功能,價格技術雙一流的GMT Quadruple Tourbillon腕表就齊活了。它可不是一款通過24小時刻度環來顯示第二時區時間的簡單GMT腕表,第二時區通過一個小型子表盤上的時針和分針來顯示,它被放置于當地時間盤(主盤面)的右下方。此外,第二時區功能還與正面旋轉的半球以及表背處的一個世界時顯示模塊協作運行,佩戴者可通過表殼側方的GMT按鈕對其進行調整。
在手腕上的GMT Quadruple Tourbillon腕表跟‘輕’和‘小’八竿子打不著,在存在感上也是勢不可擋。它的打磨修飾一如既往的優秀:基板/夾板為鎳銀(德國銀)打造,部分進行磨砂修飾,有著拋光倒角和螺槽,以及最終的鎳鈀工藝處理。
陀飛輪模塊的那四根橋架是黑色拋光的精鋼,當然,即便是這里,也被無微不至的進行了裝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