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從未渴求過真理,他們對不合口味的證據視而不見。假如謬誤對他們有誘惑力,他們更愿意崇拜謬誤。誰向他們提供幻覺,誰就可以輕易地成為他們的主人。
——古斯塔夫·勒龐最近,“國米圈”的漲勢頗兇,價格上已經直追“綠水鬼”。細思極恐的是,“國米圈”這波價格暴漲只用了短短幾個月的時間。
今年巴塞爾展,勞力士推出了紀念型表帶的“國米圈”126710BLNR,搭載換代的3285機芯,售價72200元。這讓不少鐘情于“國米圈”的表友稍微松了一口氣。
我接著又了解了一下勞力士幾款熱門專業款(新表)目前大致的市面價格:
綠水鬼(116610LV):10萬左右
百事圈(126710BLRO):11.5萬左右
國米圈(116710BLNR):10萬左右
熊貓迪(116500白盤):16.5左右
黑迪(116500黑盤):14萬左右
可以發現,除了國米圈漲幅明顯,綠鬼穩定增長之外,熊貓迪的交易價格似乎已經到達了邊際,增長乏力,而百事圈和黑迪的價格甚至較前幾個月有所下降。
這些熱門專業款,你在勞力士店里幾乎是見不到的,在專柜能看到有現貨的專業款,往往是那枚“前-熱門款”——“綠玻璃”(Milgauss 116400GV)。
“產量有限”的綠玻璃
在2007年的巴塞爾展上,勞力士推出了三款40mm表徑的Milgauss腕表——白色和黑色表盤的普通水晶玻璃版(116400),以及黑色表盤的綠色水晶玻璃版(116400GV)。在此之前,Milgauss已經停產了19年。普通水晶玻璃版(116400)當時在美國的公價為6200美元,綠色水晶玻璃版(116400GV)為6575美元。在迪通拿鋼款(116520)普遍加價的年代,人們彷佛看到了另一款奇貨可居的勞力士腕表。
當時盛傳的一種言論是,綠色水晶玻璃受到制造工藝所限,產量將會很少。甚至還有人宣稱,“綠玻璃”是勞力士的限量款,只會生產三年。
在剛推出的半年里,“綠玻璃”的交易價格曾一度高達到18000美元,近乎三倍于公價。而普通的116400交易價格也近乎8000美元,溢價近30%。
到了2008年的五六月份,普通版本的116400開始越來越容易買到,勞力士的論壇上有人發帖稱在舊金山的店鋪里已經變得常見,而ebay上116400的價格也開始跌破公價到了5800美元。“綠玻璃”的交易價格也下探到13000美元左右,但在次貸危機爆發的當時,這仍是兩倍于公價。到了2008年九月,“綠玻璃”的價格已經下挫到8000多美元,但開始趨向穩定。又開始有很多人堅信“綠玻璃”的產量極為有限,價值可不是“綠水鬼”這種尋常貨色能比的:
“The GV is and will remain a hard to get Rolex.”
“綠玻璃現在是,未來也是最難獲得的勞力士。”
“I think the guys that are saying the Milgauss GV will become common (like the Sub LV) are just plain wrong. ”“我認為,說綠玻璃未來會像綠水鬼一樣越來越普遍的鬼話純屬無稽之談。”
“Recently, as in the middle of August for about 2weeks it seemed like there was a flood of GV's. It was really just a trickle which seemed like a flood, because some is better than none. Notice the "I got the GV call" has completely dried up, and once agian they are not showing up in any great number on the sales boards.”“最近,在八月中期的兩周時間內,市場上綠玻璃的貨量看上去好像比以往更充足了。看上去現貨像洪水一樣泛濫,但實際上只是涓涓細流而已,這只是聊勝于無。市場上‘我買到了綠玻璃’這種聲音將會很快再次銷聲匿跡,綠玻璃這么大的銷量只是曇花一現。”
……
然而,在所謂的“僅限量生產三年”之后,綠玻璃并沒有停產,經銷商的售價也恢復到了正常的水平。直到今日,116400GV也都可能是最容易買到的勞力士專業款之一。
栗色圈和D-Blue
我再舉兩個例子。
其一是116506,也就是鉑金栗色圈的迪通拿。這枚于2013年巴塞爾展上推出鉑金材質的116506是迪通拿的50周年紀念款。栗色測速圈加上小表盤的栗色外圈,與勞力士鉑金表獨有的冰藍面搭配,盡顯高貴奢華。
我當時所在的勞力士店——我們可是中國大陸首屈一指的TOP門店,竟然完全訂不到貨。以致于我們只能拿著雜志跟意向購買的顧客比劃,告知顧客由于鉑金材質的加工和拋光工藝復雜導致產量有限,奉勸顧客購買其他貴金屬表款。
現在,我隨便翻翻朋友圈,今年以來大概就能看到不下于50條116506的出售信息,這里面還包括條鉆刻度的116506_B11和中東面。可見,“工藝復雜的問題”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另一個例子是Deepsea的D-Blue。2012年3月26日,著名導演詹姆斯·卡梅隆駕駛“深海挑戰者”號潛艇成功下潛到馬里亞納海溝最深處。同行的還有兩枚Deepsea Challenge試驗型腕表,一枚佩戴于卡梅隆腕間,另一枚在佩戴于艇外的液壓機械臂上。
為紀念這一創舉,勞力士于2013年巴塞爾推出了Deepsea D-Blue腕表(116660 D-Blue)。由藍變黑的漸變表盤,加上綠色的“DEEPSEA”字樣,這枚獨特外觀的紀念型表款不是一表難求,而是完全缺貨。在當時,中國大陸僅只有一枚Deepsea D-Blue,僅用于展示的用途。
僅在四年之后,勞力士推出了新的126660 D-Blue。新款換上了3235機芯,微調了表帶和盤面,但總體來看,外型上并沒有特別大的區別。在126660 D-Blue推出之后,市面上D-Blue的稀缺程度得到明顯改觀。
供與求
最近的一年里,我確實發現身邊一些原先不碰的表的朋友也開始關注起“綠水鬼”、“可樂圈”起來了,這些位朋友對鐘表的認知,屬于百達翡麗和江詩丹頓的Logo還分不清楚的水準,朗格和寶珀可能都還沒聽說過。他們買表的初衷,99%都是因為覺得這些熱門表是“裝逼神器”——這很可能是一種偽需求!
長期高溢價的狀況有利于勞力士嗎?答案顯然不是。當水鬼和迪通拿長期高溢價,原有價位段的市場份額肯定會拱手相讓給對手更具競爭力的產品,你沒看到這一年來歐米茄的海馬和超霸越來越暢銷了嗎…
據我所知,勞力士并沒有壓縮運動款的產量,反而是在擴大。價格是由供求關系決定的,這是非常入門的經濟學常識。當然,我也已經做好了現在被很多人罵傻X的心理準備,但我相信總會有朋友愿意聽到不同的聲音。
我的忠告只有一句——跟風買勞力士新款熱門表的盆友,你是不是該冷靜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