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小編在網上沖浪的時候偶然看到了一篇文章,內容是研究戴著Apple Watch去洗澡是否安全。在鐘表界,‘該不該戴著表洗澡’永遠是一個長盛不衰的話題,就我個人而言,我什么時候都不會去干這事兒;然而我的兩位朋友,以及在游泳館結識的一位大爺都堅決的表示洗澡不戴表等于沒洗澡…那么為了能客觀地看待這個問題,我們不妨來了解一下防水等級以及戴著它們去洗澡會有哪些潛在的危險。
最初的Apple Watch并沒有將自己定位為是一枚可以戴去游泳的表,這個參數規格直到第二代才出現。第一代Apple Watch的防水等級為IPX7,意即理論上它可以在1米深的水中待上30分鐘,然后你就可以聯系售后了。所以這樣一看,30米防水可就千萬別蹦跶了,說句難聽點兒的洗個手可能對它都是一種摧殘,洗澡什么的更別提了。
不過倒也有個例外,就是F.P Journe的éLéGANTE 系列腕表了,雖然防水30米,但品牌表示戴著它游泳沒問題…沒摸過,沒試過,不做評論。
到目前為止,Apple Watch的最高防水等級為50米,蘋果公司表示消費者可以戴著2代之后(包含2代)的產品去洗澡,但需要知悉的一點是:這些注意事項實際上適用于所有同規格的手表,因為Apple Watch的密封和機械表并沒有什么不同,都是用的橡膠墊圈。那么就像開頭提到的那樣,我為什么不會去做戴表洗澡這件事呢?原因有三點:
同許多人一樣,我之所以不愿意把表帶進浴室的第一個原因并不是因為擔心手表與水的大面積直接接觸,而是在于會使用到的各種皂液和洗劑。你覺得你會把它們沖洗干凈但百密總有一疏,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物質會逐漸損害墊圈,使橡膠干燥,最終導致其斷裂失效。這些墊圈是手表防水能力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它們在出廠時是最強的,但隨著連年不斷的使用便會日益磨損,這也是為什么要建議佩戴者每年在去潛水之前都要檢查一下墊圈狀態的原因。
第二個因素是水壓。根據所使用的淋浴噴頭的不同,它們的出水力度也會有很大不同,強力的水流也許會讓你感到很舒適,但對于手表的鏡片和墊圈都會造成很大壓力。就比如,冠藍獅建議,在清洗他們的百米級潛水表時,不要直接把表放在水龍頭下沖洗,而是應該將表浸泡在裝滿水的容器中進行清洗。
第三點原因就是,包括我在內的大多數人都不愿意洗涼水澡,洗個能產生大量水蒸氣的熱水澡然后跳進被窩睡覺豈不是美滋滋…重點也就在這兒:水蒸氣和濕氣會滲透進手表,對其內部結構造成嚴重損害。
所以,我的觀點/建議就是:不要戴著表去洗澡。雖然戴慣了表猛地手腕上沒東西了會讓人覺得有點不適應,但也真不差這游個泳、洗個澡的功夫,您說是吧。總之不管怎么說,甭管愿意聽也好不愿意聽也好,我都十分的建議大家定期地去檢查和保養一下手表,畢竟是挺貴也挺嬌氣的物件兒,謹慎點總沒壞處。